孩子眼泪岂是流量密码
张 悦
家长将孩子悉心照顾的宠物螃蟹煮了,递给孩子一只螃蟹腿,嘴里说着“吃不吃,不吃我吃了”,孩子一边撕心裂肺地哭一边接过螃蟹腿,放进嘴里说“香”。据法治日报报道,孩子的虐心瞬间,竟然成了家长的流量密码。一些家长故意用语言惹怒孩子或吃掉孩子小心呵护的兔子、鱼等宠物。视频配以轻松的配乐、搞笑的表情,营造出所谓幽默的氛围。此类视频往往流量很高,评论区有不少网友附和,但也有网友认为父母这样做不尊重孩子。
用孩子的眼泪来吸引流量,这不是消遣,而是对孩子的恶意消费。
虐娃视频收割了眼下的流量,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留下难以弥合的伤痕。故意吃掉孩子的宠物,把镜头怼到情绪崩溃的孩子身上,这些家长眼中的幽默,对于孩子来说则是莫大的痛苦。在一次次的虐娃过程中,孩子的尊严被轻视,怎会不影响其未来的身心发展?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戏弄孩子的情感需求,把孩子当作摇钱树的家长怎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父母应该加强家庭教育和法治教育学习,学会依法带娃,不仅要意识到虐娃视频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更要意识到这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践踏。短视频平台要与监管部门联动把关,减少虐娃类视频的上传和传播,不给虐娃视频引流机会;网友看到类似的视频也不妨站出来举报,不让其肆无忌惮地传播。 孩子是需要呵护才能成长为栋梁之材的小树苗,不能沦为父母利欲熏心的摇钱树。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合法权益都是流量不能触及的底线。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 | 推动家政服务规范优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