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时评 | 培养少年天才就该不拘一格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都时评 | 培养少年天才就该不拘一格
作者:  古月

培养少年天才就该不拘一格

古 月


  近日,14岁的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初三学生官子钦被保送清华,将师从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本硕博八年连读。此事引发了舆论的关注。

  赞叹羡慕之余,也不乏有人担忧小小年纪进入大学,是否会遭遇拔苗助长之困。

  清华大学“数学领军计划”设立预科培养的初衷,是通过特殊的选拔机制,让有数学天赋的少年天才,早日进入数学研究领域,不拘一格、因材施教。为此,在招生时设置了很高的门槛,考生需要连闯初评、综合测试、专业测试、体质测试、入围认定、确认和预科培养七道关卡。

  “无须高考”似乎是在走捷径,其实不然。据悉,笔试测试采用的是现学现考的形式,上午安排两场授课讲座,下午直接对上午所教的内容进行笔试,意在考查学生研究数学的能力和快速学习的能力。一言以蔽之,要想闯过上述七道关卡,不仅需要数学天赋和浓厚兴趣,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把好入口关只是第一步。鉴于“数学领军计划”针对初中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如何引导学生从中学学习模式过渡到更加主动式的大学学习模式,更是关键所系。在这方面,清华大学也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安排,比如数理课程的设置均采取小班教学,每门课程均设有三个课堂,允许学生去听不同的课,感受同一门课程的不同难度和不同的教师授课风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摸索,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北京大学也推出了“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主要招收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实施本科-博士研究生衔接的“3+X”培养模式。与清华大学的“数学领军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

  选拔有天赋的孩子进行个性化培养,不是拔苗助长而是因材施教,是国家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关乎长远之计。需要提防的是,部分学校和家长可能会以功利化的眼光看待,将其视作上名校的捷径。如果不是出于真爱,即便侥幸入围,最终恐怕也不能免于泯然众人的命运,得不偿失。

  自古英雄出少年。期待神情淡定、踏实稳重的官子钦同学进入清华大学后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如何让更多有天赋的学生接受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也是促进深层次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 | 体育锻炼,不只为了考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