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油田:油海逐梦谱新篇
作者:  张曦

  本报记者张曦  通讯员宁亮  文/图


  大年刚过,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便传来好消息:稀油老区重新焕发新生,1月29日,在生产时间长达46年的双河油田Ⅷ-Ⅸ油组主体区双H8-148井喜获高产油流,为后续高产奠定了基础。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河南油田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勘探开发稳中有进,生产运行提速提质,资源挖潜持续拓展,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生产经营成绩喜人:全年新增探明储量413万吨,控制储量418万吨,预测储量876万吨;生产原油114.5万吨;经营收入74.8亿元,一举实现扭亏为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新年伊始,河南油田到处都呈现出热气腾腾、大干快上的生产景象。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河南油田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扛稳能源安全保障责任,铆足干劲,全力以赴,力争实现生产经营“开门红”,以油田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有力推动南阳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五十年风雨取得丰硕成果


  南阳,北有秦岭、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三面环山,自古雄踞于中原大地,长江、黄河之间,上承天时之润泽,下秉山川之恩惠。在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河南油田,便位于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之中。


  上世纪70年代初,一支勘探队伍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歌曲,来到美丽静谧的白河岸边。他们用石油勘探的隆隆炮声,扣响了这片千百年来沉睡而又安详的土地。


  1971年8月7日,是河南油田人引以为傲、永生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在新野县东庄地区,在古朴的村落之间,在玉米、大豆、芝麻编织的青纱帐里,河南油田发现井“南5井”横空出世,向世人宣告: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成为共和国第十六个出油大省。


  随后不久,1972年5月1日,新野县原沙堰公社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原石油工业部在这里召开南阳石油勘探指挥部成立大会。河南油田从这里出发,至今已走过50个春秋。


  50年来,河南油田人不忘初心,秉承铁人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迅速拿到167万吨原油产量,为我国原油年产量上亿作出贡献。立足南襄盆地,辗转征战西部新疆、南华北盆地等战略接替领域,先后在南阳、濮阳、三塘湖、焉耆等多个盆地(凹陷)首钻出油,为全国中小盆地勘探提供了成功经验。


  如今,河南油田工矿区涉及河南南阳、驻马店、周口,陕西铜川和新疆巴州、克拉玛依等地区,主营油气勘探开发、油气技术服务、精蜡化工、油气销售业务,勘探局有限公司主营生产保障、生产服务、资产经营等业务。50年来,河南油田人前赴后继、拼搏奉献,成功开发了17个油气田,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4.1亿吨、生产原油9100多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350多亿元,上缴税费500多亿元,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和南阳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坚守初心扛稳能源责任


  坚决扛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河南油田毫不动摇的政治责任。近年来,河南油田在大力推进效益开发、实现油气持续稳产超产的同时,不断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全力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展示了河南油田在推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的勇敢探索和不懈奋斗,以骄人的业绩宣示,小油田也能有大作为,老油田也能有新作为。


  河南油田围绕“少井高产”工作目标,强化勘探开发、地质工程、经济技术一体化,在新发现储量、难动用储量、已动用储量区域持续发力。秉承“攻关新技术、巩固成熟技术、拓展应用空间”理念,强化正注单元过程调控,加快接替单元建设步伐。


  2022年,河南油田以高效勘探破解资源接替不足难题,积极向深层油气、致密油气以及陆相页岩油气进军,三级储量任务超额完成。这一年中,河南油田持续开展提高采收率和有效开发接替技术攻关,提产能、控递减、增可采,实现持续稳产,油气产量任务圆满完成。这一年中,河南油田大力推进精益管理,全链条挖掘降本潜力,全方位提高增收能力,取得了扭亏为盈的决定性胜利。这一年中,河南油田以新思路重构了新型采油厂,以新举措走出了发展新路径,让油田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一年,河南油田大力发展特色化工,能化公司高纯相变蜡实现进口替代……


  在持续挖掘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河南油田在新能源项目上积极探索新能源应用场景,全力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新格局。2022年,河南油田有序布局光伏发电、风能发电、余热(地热)利用等新能源业务,促进新能源产业与油气生产同频共振,打造效益提升新引擎。截至目前,油田已累计实施各类新能源项目19个,完工投运17个,累计发绿电约2100万千瓦时,节约天然气1940万立方米。


  新征程上展现更大担当


  作为一个走过50年开发历程的老油田,河南油田也面临着资源接替不足、老区勘探突破难等诸多挑战。


  面对困难,河南油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坚定不移走技术立企、科技兴油之路,大力实施科技铸剑工程,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破解勘探开发技术难题。


  河南油田低渗油藏覆盖地质储量5000多万吨,由于储层物性差,注不进、采不出,开发效果、效益差,是油田开发的“鸡肋”储量。科研人员攻关低渗油藏效益开发技术,实现效益开发,预计实施后试验区块采收率提高8个百分点,加快难动用储量开发,展现了低渗油藏仍有“大文章”可做,推动老区持续稳产,新区稳步增产、提速上产。


  近年来,河南油田加快培育特色技术,实施8项科技铸剑工程,组建10个一体化攻关团队,集中力量攻关页岩油、致密油气领域难题,努力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储量动用率,夯实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根基。2022年,河南油田全年研发投入2.1亿元,实施课题研究92项,申请专利120件获权专利136件。截至目前,围绕技术短板和需求,实施复合热流体技术累计增油1420吨;开展技术推广应用专项竞赛,20项新技术进入现场应用转化,累计实施525井次、增油3.1万吨,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河南油田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及视察胜利油田、视频连线基层石油员工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觉服从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大局,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增强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三个定力’,坚持把拓展资源作为首要任务,把经营创效作为目标追求,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改革管理作为有力抓手,把绿色低碳作为鲜明导向,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障,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抢抓机遇乘势前进,接续奋斗再开新局,全力提高油气保障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努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和担当。”谈及未来的发展,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河南油田分公司总经理陶光辉说。


  迎着好春光,奋进向未来。新的一年,河南油田将锚定“小而优”新型油田建设,激发“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砥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推动油田实现更好质量、更好效益、更为安全发展,努力拼出一个崭新的河南油田,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油田力量。

整齐的抽油机在田野中一刻不停歇工作

无人值守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