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各类安全风险和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稳定因素增多,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我市高度重视节日后复工复产工作,多措并举加强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监管,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拧紧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总开关”。节后企业生产设备短期停产后重新启动,容易出现机械故障。一些从业人员节后上班,思想上存在放松情绪。部分企业为补进度、赶工期,易出现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违法生产现象,容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市政府高度重视,在2月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门对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监管进行专门部署安排。市安委办注重早谋划、早部署、早推动,下发通知专题进行安排部署,详细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和安全检查“清单”,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认真组织复工复产企业上好“安全第一课”,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切实拧紧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总开关”,确保实现“开门稳”。
筑牢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总防线”。市安委办及时组织各县(市、区)对生产经营单位复工复产前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对复工复产和正常生产企业实施精准服务、精准施策、精准监管,指导督促企业开展复工复产自查自改工作;严格履行复工复产验收手续,严格落实安全复工方案,严格岗前培训;对高危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前,按照“全链条、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安全承诺制;严禁盲目复产复工,做到成熟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复产一个,坚决做到相关证照不齐全不复产,安全条件不具备不复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复产。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全市应急部门共组成132个执法检查组,选派54名专家深入企业,上门指导服务,帮助企业整改问题、消除隐患;共排查整治办各类隐患1800余处。
强化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市安委办组织各县(市、区)和各行业部门认真收看省安委办2023年“开工第一课”专题讲座,扎实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特别是对节后新进及转岗员工,专门进行岗前操作安全培训,严格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做到未经教育培训或者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禁止上岗作业。
通讯员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