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仲景文化宣传月”活动启动,数万民众走进医圣祠——
传承仲景薪火 共享中医药文化盛宴
本报记者 于晓霞 张玲 文/图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惟留仲景圣名在人间。
昨日,又是一年正月十八;昨日,是医圣诞辰1873周年纪念日。我市在这一天启动2023年“仲景文化宣传月”活动,对中医药学界及南阳广大民众来说别具意义。民俗祭拜活动、名老中医义诊、中医药特色疗法体验、艾产品文创产品展览等系列活动,让群众共享中医药文化盛宴。当天,数万南阳民众和全国各地人士纷纷前来,为医圣献一束心香,表一份敬仰与缅思……
传承仲景薪火 助力建强副中心
当日上午, 2023年 “仲景文化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医祖庭——医圣祠举行,标志着为期一月的仲景文化系列宣传活动拉开帷幕。
在张仲景诞辰1873周年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市正式启动“仲景文化宣传月”活动,旨在纪念医圣张仲景,打响张仲景品牌,在南阳全域营造浓厚的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社会氛围,助力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两地一都一中心”。
启动仪式上,张仲景博物院“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正式揭牌, 这是我省首家也是全省唯一一家获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的单位。基地以培育中医药服务贸易市场主体为目标,同时创新张仲景品牌,促进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国际宣传和普及。
本次宣传月活动以“传承仲景精神 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主题,宣传月期间,医圣祠免费向全国开放一周,并举办拜谒医圣张仲景活动,组织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开展名中医义诊、科普宣传和中医药特色疗法体验活动,全方位开展仲景文化公益宣传,让群众共享受中医药文化饕餮盛宴,让仲景品牌打得更响。
香火氤氲医圣祠 心香一束祭先贤
香火氤氲,人头攒动。正月十八拜医圣,是南阳的一个文化品牌,更是南阳百姓及海内外中医学界的一件盛事。
上午8:30, 铿锵有力的鼓锣声回荡在医圣祠内,祭拜仪式在击钟九响鸣锣九通的庄重氛围中开始。
“国医崇祖庭,先师南阳眠,望之如汪洋,仰之若高山……”全体参拜人员肃立在医圣墓前,齐声吟唱《医圣颂》,雄浑的《医圣颂》叙说着先师的传奇。在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后,全体人员鞠躬致敬,绕行医圣墓一周,瞻仰医圣仲景先师。
“今天我们敬立在此,祭奠先贤,表达对仲景先师的仰慕和怀念,更激励我们奋发进取,继承先师学术思想,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南阳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为仲景先师学术传承做出贡献。”市中医药发展局副局长杨运卿说。
多年来,张仲景诞辰祭拜,已成为中医药界尤其是广大民众心中的一件大事、一个节日。每年这一天,南阳广大群众自发齐聚医圣祠,全国各地的中医药学者千里迢迢而来,拜医圣,祈福保平安。
“年年正月十八,我都会带着家人来拜医圣,保佑家人健康平安。”当天一大早,市民方女士陪着90岁老母亲来到了医圣祠,祭拜之后,她又带着老母亲看了养生操表演,还在名老中医义诊处作了健康咨询,可谓一举三得。
来自北京的冯先生一行人,提着寿糕、香表,手捧鲜花虔诚地在医圣墓前焚香、行礼。作为一名中医药学者,为了祭拜医圣,连续10多年来,他每年都是提前一天就来到南阳,年年不曾错过。
“瞻仰医圣”“摸羊头”“接圣水”……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牙牙学语的孩童,每个人都是如此虔诚,尽情释放对张仲景无比敬仰之情,对生命健康、国泰民安的切切期盼……据统计,当天前来祭拜医圣的南阳群众及全国各地人士超3万人。
现场中医义诊 健康平安送身边
拜完医圣,游游园,逛逛医圣林,历代名医识多少;看看百草园,哪味中药您认识;医圣祠院外,更有名老中医义诊送健康、中医药特色疗法体验、艾产品展览展示等活动,将 “仲景文化宣传月”活动推向了高潮。
“平时很难挂到专家号,今天当场就能看上,还是免费的。”活动当天,众多参加祭拜游园的市民,纷纷来到义诊区求医问诊。在这里,来自市中医院、市医专二附院、张仲景医院等知名中医专家现场把脉问诊,为群众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开方、给出建议,一个个忙得应接不暇。
“平时头疼哩难受,刚扎扎针,症状真的就减轻了呢。”在中医药特色疗法体验区,穴位贴敷、按摩推拿、针灸、艾灸等项目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体验;另一侧,艾产品、文创产品展区前也排起了长龙,保健艾绒枕、养生足浴丸、艾灸柱等受到群众青睐,纷纷争相抢购。“家有三年艾 郎中不用来。”从郑州来的沈先生一下买了不少艾制品,他告诉记者,平时他就爱在家里用艾熏一熏,能防疫抗病毒呢!
五禽戏表演
敬献花篮拜医圣
人来人往
“摸羊头”祈福
“接圣水”保健康
参观
体验特色疗法
针灸
义诊
寻医问诊
艾制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