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一年之计在于春,拼搏奋进正当时。
今年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政策体系,加强与信阳、驻马店协作发展。新年伊始,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主会场活动在南阳举行,一系列新项目、大项目扎根南阳。政策给力、发展加力,为拼出新南阳注入澎湃动力。
拼出新南阳,发展是第一要务。南阳今年要实现“保8争9”的经济增速目标,就要千方百计开足马力大发展。实践证明,区域协作发展是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重要路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一个个区域协作发展战略稳步推进,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南阳与信阳、驻马店协作发展,强力打造互成犄角的豫南“金三角”经济圈,有利于形成豫南全面振兴发展的生动局面,更能为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经济支撑。
南阳与信阳、驻马店通常并称为豫南三市,这里资源丰富,区位上具有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独特优势。一直以来,全省各地经济发展并不均衡,豫北和郑汴洛地区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政策倾斜,再加上人口密集以及省会经济圈的覆盖影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豫南虽地域广阔,却是农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工商、经贸发展相对滞后。但豫南经济总量在全省处于中上层,以2021年经济数据为例,南阳、驻马店和信阳经济总量分别为4342亿元、3083亿元和3065亿元,在18个省辖市中分别位居第三、第八和第九位。三地展开区域协作发展,就能够形成总量上万亿的经济圈,不仅能给南阳带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难得机遇和更广阔的开放发展空间,更能激发我们对标先进、勇争一流的昂扬斗志和转型升级的坚定信心。只要我们站在全局高度进行规划,打通彼此之间的经济通道,就能释放出无限活力与生机,从而缔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助力南阳更快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级。
推动豫南经济圈建设,意义重大;促进区域协作发展,前景广阔。那么,从哪里着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要从全局高度和长远考虑,认识把握豫南区域协作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协作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一体谋划、一体发力,探索创新多种形式的产业合作模式,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各展所长,推动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实现豫南三地产业互补、信息互享、交通互联、服务互通,把豫南三地打造成全省经济、文化、旅游新跃起的后起之秀,共同壮大区域经济,形成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在发展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
通达则地盛,地盛则繁华。物流是工业经济的“大动脉”,没有什么比畅通便捷的交通更能直接推动豫南区域协作发展驶入快车道了。南阳要加快推进实施南信合高铁、南驻阜高铁和唐河复航等项目,与信阳、驻马店共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外联内畅,更好更全面地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南阳尽快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不断提升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影响力。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发展时不我待,此时不拼,更待何时?我们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新的协作理念、更实的工作举措,真抓实干,快马加鞭,闯出豫南区域协作新天地,拼出豫南新未来。一个协同拼搏的新南阳,华彩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