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实验学校:
大手拉小手 红红火火闹元宵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杜旭生 王方方)2月3日,南阳市卧龙区实验学校师生走进卧龙岗街道桃园社区,与社区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主题活动。老师、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起做花灯、猜灯谜,大手拉小手其乐融融,红红火火闹元宵。
活动现场,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元宵节扎花灯、吃汤圆等传统习俗以及制作花灯的方法和步骤后,同学们拿起社区工作人员准备好的材料,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自制出造型各异的花灯。“看,我的灯笼完成了。多漂亮。”“你的花灯真漂亮。”“我扎的花灯是小兔子,因为今年是兔年。”……同学们兴奋不已,交谈着扎花灯的感受,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叔叔,帮忙把我做的灯笼挂高点。”“老师,快看,这是我的灯笼,上边还贴了灯谜,咱们一起猜猜看。”“看,这个谜面是两句诗,该怎么猜呀?”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大家一起将自制的灯笼挂起,每一盏灯笼都贴着灯谜,每一盏灯笼都是美好和希望。同学们争先恐后看着谜面探讨声、欢呼声和领到奖品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气氛热烈高涨。
猜灯谜的同时,老师和爱好书法的同学们一起,挥笔写下“元宵节快乐”五个大字,再次点燃浓烈的节日气氛,在字里行间传达情感与祝愿。同学们开心地说,“今天的活动非常有趣,经历了第一次扎花灯,懂得了传统习俗,还从猜灯谜中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
此次主题活动,把课堂搬进社区,让同学们走出校园,既有游戏的欢愉,又有教化的深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浓郁民俗风情,在喜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为新学期开启新篇章。
做花灯
猜灯谜
市第十七小学:
名师引领展风采 专题培训共提升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古城 宗运西)2月4日,市第十七小学开展“名师领航聚力成长——中原名师李付晓专题培训”,旨在搭建教师交流学习平台,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
李付晓是我市第一位获得“中原教学名师”殊荣的教师。从教31年来,她一直奋斗在教学一线,潜心修行,执着前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频率,演绎了独我的风采。省教育厅授予 “中原名师”荣誉称号,并授予她所主持的工作室为“中原名师李付晓工作室”,其所在的市十七小也被授予“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
此次培训,吸引了市第十一小学、市第二十三小学、市第五完全学校等多所学校老师前来聆听。李付晓《基于核心素养落实的“数的运算”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理念先进、内容充实、案例鲜活、方法恰当,令老师们受益匪浅,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李付晓名师工作室成员、市十七小学校教师王克选激动地说,很荣幸成为李老师的学生,名师工作室给教师成长搭建了平台,在这里有名师的指导、引领,收获颇多快速成长,不仅学到了优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而且从李老师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担当。他表示要扎根课堂,研究教学,用勤奋、用执着、用创新、用成果,点亮自己,擦亮别人。
市第六小学:
关注心理健康 做幸福教育引路人
本报讯(通讯员 田甜 兰燕)2月3日,南阳市第六小学校邀请卧龙区语委办主任余淼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学校全体教师参加此次培训。
余淼就疫情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可能影响,针对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心理评估诊断和医学模式诊断,并对如何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对症治疗进行了详细讲解,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方面做了具体分析。讲座中,余淼提醒参加培训的老师,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策略需要建构“家校社”协同共育网络,从家庭、社会两方面共同努力。同时,还对老师进行了心理健康指导,了解教师的幸福指数,传授舒压秘籍,教会老师们如何缓解压力,放下焦虑,自我调节幸福指数。
通过培训,促进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校师生心理健康水平,树立乐观向上、健康阳光的积极心态,以良好的心态助力开学工作。
内乡县马山口镇第一初级中学:
春风化雨润无声 文明之花静绽放
本报讯(通讯员 叶礼银)内乡县马山口镇第一初级中学秉承“用心做教育”和“做卓越教育 成就非凡人生”的理念,将精神文明创建列为学校重要发展目标,掀起学校发展新高潮,开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近年来,该校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按照文明校园创建“六个好”标准,进一步加强领导、规范办学、创新思路方法、提升办学质量,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实际出发,扎实推进校园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师生文明素养、校园文明程度,努力把校园建设成“知识的海洋、道德的高地、文明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