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记者新春脚沾泥土收获喜悦-
“我们一直在走基层的路上”
2023年2月第7897期第二版要闻
本报记者 吴明娟 通讯员 于欢
大年初一清晨,南阳日报社记者张玲匆匆吃了半碗饺子,拎起摄影包、接过睡眼蒙眬的丈夫塞过来的牛奶就要出门,她为了拍一组乡村新春气象的照片,必须早起赶到城外的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姜营街道办事处李八庙村。
村里的晚辈一大早去给老人们拜年,在相互的祝福中,唠得最多的是如何挣钱致富,有准备养殖的,有准备开店的……一番采访后,“奋斗成就乡村巨变”的新闻素材已采撷完毕。谢绝了乡亲们“吃了午饭再走”的挽留,张玲便立即赶回城里去拍摄卧龙岗民俗表演。刚过13时30分,她已如约见到表演舞狮的采访对象,开始了“民俗达人的新年愿望”采访拍摄。
当天19时30分,“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晚会的焰火在南阳夜空璀璨绽放,张玲又端着相机在喜悦的人群中一一记录着……23时许,办公室窗外清脆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张玲3条“新春走基层”的新闻作品伴着爆竹声出炉。“立即‘小屏闪播’。”随着春节值班的报社领导一声指令,社属新媒体平台立即响应,网、微、端制作图文、短视频、海报、H5等产品,迅速发布,“新春走基层”的报道在线上快速传播。
这是张玲春节期间工作的其中一天,很忙碌,也很充实。一直是采访别人,头一次成为被采访对象,张玲很不好意思地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于亮丽的风景中感悟基层的变化、于火热的生活中体察时代的脉搏,这就是记者的职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通过“新春走基层”活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已成为《南阳日报》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习惯,也演化为这个集体的精神气质。
腊月二十八,政务新媒台记者王笑荷带领团队驱车近130公里赶到伏牛山深处的南召县乔端镇玉藏村,采访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状况,在刺骨的寒风中,她和乡亲们聊得火热。在得知乡亲们渴盼更多人来此游玩、发展旅游的愿望后,王笑荷把报道的着眼点放在“媒体助政”上来,几条诸如“去南召,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冬日之旅吧”的新闻产品沾着露水、泛着热气新鲜出炉。经过南阳日报社全媒体推送,大美玉藏村一跃成为春节期间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我们的工作就是如此,一直在走基层的路上。”小记者部记者刘阳的话朴实无华。这名长期关注青少年素质教育领域的资深记者,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深入到学校、社团。当她看到教育工作者用真心呵护留守儿童的各种举措后,饱含深情与《光明日报》记者合作撰写了《融融爱意暖童心》稿件,被《光明日报》头版刊发。这是对《南阳日报》记者走基层“走”来的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报道的一个肯定。
“去基层采写鲜活的新闻,这是《南阳日报》人一直的追求,长久的坚持,也是《南阳日报》能得到读者认可、喜爱的重要原因。”南阳日报社新闻管理中心主任侯杰说。南阳日报社春节前后连续推出“新春走基层”整版报道,工矿企业、田间地头……一幅幅新春气象的图画在南阳徐徐展开。
据统计,今年南阳日报社共派出40多名记者参与“新春走基层”活动,足迹遍布南阳10余个县市区,目前已刊发稿件300余篇,通过全媒体平台传播,阅读量达5000多万人次。《南阳日报》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围绕“新春走基层”,聚焦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一目标,依托“建强副中心拼出新南阳——春涌南阳社长(总编)访产业看项目”等大型采访活动,由社长、总编辑带队,深入基层进一步报道南阳全市人民奋力拼搏的热情和火热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