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缴养老保险,灵活就业和城乡居民买哪个好?市社会保险中心教您咋选择—— 看清五大区别 买社保不纠结
作者:  于晓霞

自己缴养老保险,灵活就业和城乡居民买哪个好?市社会保险中心教您咋选择——

看清五大区别  买社保不纠结


本报记者 于晓霞


“我是一名个体户,想买社保,听说有灵活就业和城乡居民两种养老保险可选,很纠结,不知道买哪个好?”1月31日,带着市民何先生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南阳市社会保险中心有关负责人,详解灵活就业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五大区别,帮您轻松选择适合自己的参保险种。


【解读】买社保先弄清这五大区别


●区别1  参保险种不同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参保人员包括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以及未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城乡居民,年满16周岁且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目前我市已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户籍性质和户籍区域限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面对本地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所有城乡居民。

●区别2  缴费标准不同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一般按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0%-300%自主选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记入统筹基金,8%记入个人账户)。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可以按月、按季缴费,也可按半年、年度缴费。我市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为:最低682元/月,最高3409元/月,其间标准可自由申报。

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200元至5000元等1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按年缴费,多缴多得。

●区别3  退休年龄不同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且缴纳养老保险累计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方可办理退休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不足15年的,需要向后延长缴费至满15年后可享受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0周岁,且累计缴费满15年,可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待遇。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补齐并享受待遇。

●区别4 待遇水平不同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和社会平均工资测算,待遇水平相对较高。2021年,我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为2555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待遇水平主要由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决定,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存在较大差距。2021年,我市城乡居民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为118元。

●区别5  待遇增长频次及涨幅不同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调整办法兼顾公平和激励的原则,调整水平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挂钩。我市从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进行了十八次调整,实现十八连涨,累计人均增资2000余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省政府根据国家统一安排和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自2014年起连续5次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基础养老金由2009年的每月60元涨至108元。


【建议】年轻人买职工养老保险更合适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虽然都是社会养老保险,但是两者在参保险种、缴费标准、退休年龄、待遇水平等五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市社会保险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是参保人员年龄还比较轻、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情形下,还是建议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更合适。

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开始,我市已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户籍性质、户籍区域限制,凡符合年龄要求的人员,均可携带身份证,在我市任一经办机构或社银一体化网点申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业务,按照国家规定从参保的当年开始缴纳费用,灵活就业参保之前的养老保险费不能补缴。因此,有参保意愿的人员请尽快参保,以确保本人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