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本报记者深入南阳火车站、汽车站、高铁站,记录众人努力奋斗的鲜活模样——
今天,我们向着梦想出发!
本报记者于欢
“三六九,往外走。”在声声祝福中,春节已渐渐远去,快乐假期已成回忆。南来北往的劳动者们怀揣梦想踏上返程,奔往心中的幸福。行囊中,除了不舍之情,还要新一年的憧憬与期许。
1月30日,大年初九,本报记者深入南阳火车站、汽车站、高铁站,用笔记录平凡你我他心存希冀、追逐幸福的鲜活模样。
为梦想远行
幸福都是拼出来的
站在宽敞明亮的火车站候车大厅,眼前等待火车的旅客们或兴高采烈交谈着,或目光炯炯沉思着,给人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
火车站,是多少人梦想开始的地方!等着坐火车去北京的李现宏挂掉与妻子的视频连线后,向记者道起他的新年规划。由于所在的公司岗位调整,26岁的他今年将在北京工作一年,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他只身北上工作。“北京高校很多,我打算在工作之余找一所高校进修,为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做准备,”这名不甘于现状的年轻人计划通过学习充电改变命运,让未来的生活更好。记者为努力向上的他加油。
“去年通过努力,我被提拔为主管,今年我要更上一层楼!”见到记者采访,返回深圳上班的金泽磊说起了新年愿望。在一家出口外贸公司工作的他,秉承着南阳人踏实肯干的特质,从文员做到了如今的主管,虽然奋斗过程很艰辛,但他很享受,“幸福都是拼出来的,做人做事都应如此。”为这样怀揣梦想且乐于努力拼搏的人点赞!
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众多离家的游子携着不舍,带着新年的期盼和未来的期许,启新程,再出发。
为寻梦而来
扎根南阳求发展
“请抵达南阳的旅客朋友下车”,上午11时,随着从十堰发来的班车到站,34岁的张文华与同伴笑着下车。由于我市当下正全力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张文华就是慕名来宛工作的其中一员,“几个朋友去年在南阳工作,大家都说这个城市发展潜力大,所以我也就来找找机会!”作为一名懂编程的科技人才,他计划今年在南阳扎根发展。
同样与他有着一样梦想的信阳人张磊,是记者在汽车站出站口碰到的。去年,刚从大学刚毕业的他从媒体上了解到南阳高速发展的势头,这名从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当即决定来南阳发展。通过大半年的磨练,他已适应了南阳的工作生活节奏,他也喜欢上了这座城市。“今年春节回家,我给父母说,我要在南阳成家立业!家人们都很支持!”小张幸福地笑着说,当一名新南阳人,这是他的奋斗目标。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不断涌入,记者在采访中惊喜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来宛发展。新的一年,在众多人才的加持下,城市将更显活力、更有希望。
为项目奔走
想为家乡出把力
大年初九的高铁东站进站口,不断上演着温馨的拥抱话别镜头。
告别父母,42岁的马强携带妻儿即将乘坐返回北京的高铁。已在京城成家立业的他总算回到老家与家人共度春节。欢聚很短暂,生活还得继续向前,“说实话,这次回来,我被南阳的变化震惊了,我要向集团老总汇报,看看今年能不能把业务也拓展到咱南阳。”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阳人,马强说他有责任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
转乘高铁至武汉再到广州的芦伟说,春节期间南阳城带给他的惊喜可谓一波又一波。常年在广州做玉器珠宝生意的他,看到了家乡蕴含着的无限可能。他告诉记者,已于公司股东达成一致,春节过后将带着广州的朋友们来南阳寻找商机。“老家越来越好,咱南阳人出去脸上也有光!”芦伟今年的奋斗目标已定,就是围绕南阳大展宏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预示着新的希望。在现代感十足的高铁东站,从一张张满怀希冀的笑脸上,记者仿佛看到了众生幸福的梦想,正在凝聚成磅礴向上愿生活更美好的力量。而梦想,已在前方,美丽、丰盈、清晰;奋斗者们,已蓄势待发!
外出工作踌躇满志 本报记者 张玲 摄
挥手为自己加油鼓劲 本报记者 张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