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范志钦
鼙鼓催人进,潮涌气象新。
春节刚过,南阳各地抢工时、赶进度,重大项目建设热度不降、力度不松、速度不减——总投资59.1亿元的南阳电厂二期项目施工正酣,唐白河复航工程新野县水台子枢纽项目加紧推进,西峡县众德公司年产200万支涡轮增压器壳体项目开足马力。
2022年,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跳起来摘桃子”,积极谋划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以项目建设大突破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大跨越,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三个一批”活动开展以来,我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决策部署,铆足“拼”的劲头,掀起“攻”的态势,加快“冲”的节奏,凝心聚力上项目,精准施策抓招商,多措并举优环境,着力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全面夯实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
发展天地阔,数据最有力。2022年,我市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35个,年度计划投资3139亿元,完成投资3844亿元;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185个,招商引资各项省评指标全部进入第一方阵……一组组坚挺的数字,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起势的真实写照,延续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南阳必将拼出一片跨越发展的新天地。
项目建设争朝夕
走进重大项目建设现场,随处可见争分夺秒、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项目建设的热潮涌动、热度灼人。
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卧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光电创新产业项目建设和宛城区城市更新第四片区宏江项目现场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中心城区“起高峰”的华丽乐章再增悦耳音符;
焊花飞舞、弧光闪烁——镇平县的万达城市广场项目商业地下主体部分已完成40%,社旗县的正大食品3000万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加速建设,唐河县的中通智能科技集团二期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防爆产品25万台(套),县域经济“成高原”的多彩画卷再添几抹亮色;
…… ……
各地重大项目建设纷纷提速增效,为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蓄积了新动能,更为全市上下“一天当成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跑”,全力冲刺重大项目建设写下了生动注脚。
2022年,我市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35个,年度计划投资3139亿元,截至12月底,已完成投资3844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22.5%。其中,197个省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814.3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26.3%,前三季度综合考评位居全省第二位;实施市重点项目838个,已完成投资2030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19.2%。
全年滚动实施四期“三个一批”活动,“三个一批”项目个数、投资额和三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其中,第三期“三个一批”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二,获得省奖励资金100万元。在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活动中,我市作了先进典型发言。
如果引进项目是做“加法”,那么,产业聚链成群则是做“乘法”。我市聚焦“5+N”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和21个重点产业链培育工程,精心绘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热力图,有力推动了主导产业聚链成群、转型升级,内乡牧原食品加工、方城轴承和超硬材料、高新光电信息、桐柏碱硝化工等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2022年,全市纳入台账管理签约项目1125个,年度计划投资3272亿元,已开工1123个,开工率99.8%,已完成投资3650亿元,占全年的111.6%。
项目建设是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快转型的“重要引擎”,更是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的“关键一招”,其形成的有效投资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完成年度目标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22年前11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7%,高于全省6.0个百分点,保持全省第一位。
出台项目建设“八快两提”、建立健全“五个一”推进机制、畅通项目问题解决渠道、加大考评奖惩力度……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加强服务保障实施的种种举措,为我市重大项目建设结出累累硕果,厚植了优渥的土壤。
招大引强求突破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推动产业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更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和必选项。
2022年6月,肩负加快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稳经济促增长的如山重任,我市党政考察团赴粤对标先进、考察学习,对接企业、畅聊座谈,签约项目、招大引强。
五天辗转三地,我市党政考察团主动上门与华为、美的、华润、正威、中国电子等世界500强企业“攀亲结缘”。
次月,我市党政考察团一行赶赴北京,先后到宏福集团、现代汽车集团(中国)、京东集团、《中国企业报》集团、中国供销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考察对接。双方围绕现代农业、文旅康养、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智慧冷链物流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就加强合作达成共识,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或协议。
在市委、市政府“头雁效应”强力引领下,全市上下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发扬“六皮”招商精神,积极投身招商引资主战场。
2022年10月3日,市招商投资促进局把奥特莱斯项目介绍给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进行对接。密集进行的考察、座谈、会见、选址,热情主动的“一站式”“保姆式”周到服务,让该项目高管王敏感动地说:“全国多地的奥特莱斯项目,我都是洽谈负责人,但只有南阳的招商干部最拼、最敬业,细心又注重细节,对客商的要求认真负责,落实非常及时。”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对接到签约,仅用15天时间,总投资56亿元的奥特莱斯项目便花落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跑出了招大引强的“南阳速度”。
从招商洽谈到考察学习,市领导夙夜在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了“头雁领飞、群雁振翅”的招商引资新局面。
我市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坚持每月28日项目签约和建设推进日制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得力措施,借势造势、借力发力、借船出海,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全面突破。
“走出去”——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设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中部地区五个重点区域驻地招商特别行动小组,招商布局更加全面科学。
“请进来”——精心组织开展各类推介活动,邀请各地知名企业走进南阳,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夯实招商工作基础。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开展节会招商、协会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资本招商、股权招商、飞地招商、产业链招商,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强等重点企业,围绕“5+N”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聚焦21个重点产业链和头部企业,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分析国内产业现状行情,提出补链、强链、延链措施,指明关键企业分布,做到招商工作有的放矢。
2022年,我市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18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69个、30亿元以上项目64个、50亿元以上项目25个,招商引资各项省评指标全部进入第一方阵。
优化环境提效能
“感谢政府的帮助,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难题,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扎根南阳发展壮大的信心和信念。”唐河耀皓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利书为唐河县委、县政府及给予企业极大帮助的国网唐河县供电公司等有关单位送上感谢信。
这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点赞南阳营商环境,更是政企同心同向的有力佐证。
优越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整治、促进优化提升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我市牢固树立“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理念,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项目建设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每月16日是我市的企业服务日,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走进企业开展现场服务,各部门组织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躬身践行“六心”服企精神,聚焦企业的难点、堵点、痛点,现场帮助解决问题。在全省率先设立“企业家节”,建立“畅聊早餐会”会商助企机制;在全省率先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企业服务实体大厅——南阳市企业服务中心,开通南阳“兴企网”,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
2022年10月,《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在规范化、法治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围绕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目标,我市对标国内一流,高规格成立南阳市委优化营商环境委员会,由市委书记担任主任,市长、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委组织部长任副主任。高标准成立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中心,以“13710”工作制度贯穿主线,提出153项提升任务,建立市级领导分包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机制,推动各项指标向全国一流迈进。
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为突破口,我市持续释放市场活力。率先探索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模式,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政务服务改革市级大厅“综合受理”窗口运行试点,183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宛快办”APP荣获中国城市APP综合示范奖;设立“办不成事”问题受理窗口和南阳市纪委监委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处;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时限极致压缩、制度极简优化,强力推行区域评估、多评合一等,将11大类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4.5天~31天,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公安、民政、社保、交通、教育、不动产、公积金等397项民生事项实现线上“一证通办”;探索智慧审批、“无感智办”等新模式,建立第一批66项“秒批秒办”事项清单;156项事项能够实现“跨省通办”;我市成功入选国家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试点市,率先在全国、全省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金融服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信用环境等领域深度应用,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更加放心、更加舒心。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敢为先。南阳,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争姿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招大引强为突破,以优化环境为载体,蹄疾步稳奔走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