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网红村”里年味浓
作者:  谢项伟

(新春走基层)“网红村”里年味浓

本报记者谢项伟全媒体记者王晓燕

品丹江鲜鱼,尝山间野菜,赏水库风光……腊月二十八晚,淅川县马蹬镇石桥村的农家乐,灯火通明,生意红火。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一边其乐融融地品尝着地道的丹江鱼宴,一边回味着白天游览的湖光山色,美滋滋地享受过年假期的休闲时光。

“鱼,是水库里的淡水鱼,菜,是山坡上的野生菜。原汁原味,绿色健康,还经济实惠,客人们都交口称赞。”一阵忙活后,店老板刘延安跟记者唠起了家常。“我们这儿山青、水美,生态环境好!是个度假的好地方。过年期间,来来往往的客人比较多。”刘延安说。

镶嵌在丹江口水库东岸的马蹬镇,形如一个张开的巨手拍进湖面,形成了诸多半岛和湖汊,境内湖光山色、旖旎动人,是丹江口水库景观最丰富的区域。同时,这里还有秦楚丹阳大战古战场、欧阳修读书处、淅川坑南遗址等多处人文遗址。然而,过去因交通不便,马蹬人守山守水守着穷。

“门前这条10公里长的旅游观光专线修通后,把丹江大观苑景区和石桥、小草峪、苏庄等村庄串联在一起,通向山外。”刘延安介绍。

路通客自来。马蹬镇立足资源优势,做好“旅游+”文章。整合旅游、交通项目,对沿路农家乐进行外部立面改造、内部硬件提升;打造沿江休闲长廊,完善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成立马蹬农家乐协会,健全奖励激励机制,评选优秀农家乐进行授星表彰奖励及宣传推介。

一排排统一规划、改造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个生态停车场、沿江长廊、观景台等旅游配套设施星罗棋布;一辆辆旅游车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新春佳节,漫步在马蹬镇的青山绿水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目之所及皆为景。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徽式“海景房”依山傍水,平坦宽阔的旅游路串联起村庄、田野和山川。

借着短视频兴起的东风,越来越多的农家乐老板,利用直播软件、短视频等工具在网上开直播,把风干鱼、山野菜等特色农产品、乡村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人认识马蹬,喜欢马蹬。“渔舟晚唱,乐在石桥”主题“网红村”应运而生,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网红前来观光打卡。

“过年了,各行各业都闲下来,大家聚一聚玩一玩。我们反而格外忙了,不过也不少挣钱。”刘延安乐呵呵地说。像刘延安一样,目前,马蹬镇共有108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