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仿真花变成“致富花”
作者:  王鸿洋


  仿真花变成“致富花”

  本报记者  王鸿洋

  1月18日,位于社旗县郝寨镇年庄村的南阳文鑫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声隆隆,数十位清一色的“娘子军”正有说有笑地忙碌着各自手上的工作。在她们的巧手上,一支支惟妙惟肖的仿真花逐一开放。车间外的广场上,一箱箱贴好快递标签的仿真花产品码放成排、整装待发。

  年庄村是仿真花产业村,自2008年开始,村中家家制花卖花。仿真花产业以其加工方式灵活、物美价廉、市场销路广的特点,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扩展,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社旗仿真花产业从最初的几家小作坊逐步发展为聚集100多家企业的产业带,设计、制模、生产、物流等产业链完善,生产工艺、创新能力均居业界前列。”社旗县仿真花协会会长李富文告诉记者。

  放眼全县,以南阳文鑫工艺品有限公司、河南花冠工艺品有限公司、河南朵朵花业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仿真花龙头企业迅猛发展,通过设立扶贫车间、吸纳群众务工、散户领料加工、扩大电商销售等方式,为全县2000余户群众找到了挣钱门路,蹚出了一条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社旗县仿真花协会通过把各个仿真花企业、作坊和散户联合起来,统一生产标准,开展技术培训,畅通信息服务,整合市场资源,搭建电商服务平台,放大集团优势,仿真花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今,全县作坊车间遍城乡,“花”开富贵财富来,形成了“乡乡有企业、村村有主体、户户有产出”的全民参与局面,仿真花产业恰似雪球般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