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正气盈南都——写在七届市纪委三次全会召开之际
作者:  曾庆芳

清风正气盈南都
——写在七届市纪委三次全会召开之际

本报记者 曾庆芳
激浊扬清,大道之行;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刚刚过去的2022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守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强有力的政治担当,保障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南阳落地生根,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为走好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提供有力保障。
铭记嘱托担使命政治监督提效能
“岸线是否恢复到位?复绿面积多少?”渠首水质大如天,日前,淅川县纪委监委“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工作督查组再次深入九重镇开展督导检查。
盈盈碧水,映照出我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重点工作、强化政治监督的不懈努力。
一年来,紧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市县联动监督,发现纠正问题152个。深入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等专项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工作跟进监督,有力有效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为服务保障市委中心工作,出台纪检监察机关全力服务保障副中心城市建设的6个方面19条具体举措,以正风肃纪反腐新举措推动副中心城市建设任务落地见效。深化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治理,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深入29个被包联单位协调解决问题119个,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联系人制度,选派595名纪检监察干部作为营商环境护航员,用“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加强对白河通航通游、中心城区“1050”专项攻坚行动的监督,助推市委重点工作提速增效。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构建良好基层政治生态的“利剑”,市委巡察办采取常专结合、板块轮动、系统联动等方式,组织开展3轮次巡察。聚焦灾后恢复重建和以案促改,对17个市直单位开展常规巡察。聚焦粮食购销、营商环境、社保基金管理3个领域,开展专项巡察。聚焦巡察整改情况,对31个单位开展“回头看”,共发现问题1598个,移交问题线索241件。
集中整顿“一子落”作风建设“满盘活”
企业营业执照经营期限即将到期,股东实名认证后方可申换新证。可公司股东多达60余人,不少还在外地生活,这着实让力强水泥有限公司负责人范立卫犯了难。一筹莫展之际,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实行说“不”事项提级管理制度,最终由企业作出担保办理了新证。“这件事让我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力度、速度与温度!”范立卫语气中难掩激动之情。
人心向背,系于作风。去年以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转提促”作风建设集中整顿,直面问题,重点突破,查纠并举,标本兼治,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整治、大扫除,持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
动真碰硬,动辄则咎。整顿工作启动伊始,剑指不担当、“中梗阻”“官本位”、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六类作风顽疾,面向全市人民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同时组建专班,高效规范处置群众投诉反映。派出专项暗访组,深入窗口单位和重点部位,聚焦关键事、关键人、关键处,瞄准工作推动不力、任务完成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等问题,常态化开展暗访调查工作。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深挖彻查,揪住不放,向顶风违规问题开刀亮剑。截至目前,共制作暗访专题片60期,曝光典型问题335个,处分处理871人。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受理窗口269个,专治“疑难杂症”,专解急难愁盼,倒逼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转作风提效能。推行说“不”事项提级管理制度,打造“首问负责制”升级版,筑牢四级责任链条,提级办结事项1102件,让“办不成的事”有人管、有人帮、能办成,确实办不成的有答复。
一严到底不放松铁纪护航新征程
冬日的南阳,薄雾如丝,北风渐紧。市纪委监委驻市应急管理局纪检监察组深入中心城区部分大型商超、高层建筑等重点场所,就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应急管理部门有没有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问题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是否严格落实清单管理、动态清零等制度?”督查人员问得详细、查得认真,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绷紧安全生产弦,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作为基本职责,摆在第一位、寓于日常工作之中,突出精准有效,创新方法路径,促进贯通融合,充分发挥监督治理效能。
为做深做实日常监督,探索实行“三清单一派单”制度,监督工作实现统筹推进、闭环落实。建立政治生态季分析、年研判机制,有力提升分析研判的科学性精准性。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近2万人次,其中第一、第二种形态占比95.1%。
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紧盯民生难点痛点堵点,接续开展“一老一小一青壮”、社保、农信等20余个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查处一批窝案串案,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擦亮派驻“探头”,制定派驻监督工作指南清单,建立协作区,完善派驻监督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组织派驻工作观摩座谈,派驻监督效能不断提升。在全省率先出台各单位党组(党委)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责任的意见,派驻机构与驻在单位协同监督、同题共答。
为夯实基层监督,全市71个乡镇(街道)按照“六规范六提升”要求,深入开展纪检监察基层基础试点工作。配备乡镇(街道)纪检监察专职人员1255人,组建65个协作区,有效破解基层监督“人情干扰”问题。
文化甘霖沁心田清风廉韵润家园
“心系百姓知冷暖,干事创业廉相伴,淡泊名利甘奉献……”夜幕下的南阳市文化馆百姓剧场,灯光璀璨、热闹非凡,由市纪委监委精心烹饪的廉洁文化大餐——《清风行》清廉南阳建设文艺汇演在此举行。“红日出东方”“激浊扬清风”“南都正气盈”3个乐章的轮番上演,全方位展现了清廉南阳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不时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忽如一夜清风来,千树万树廉花开。自清廉南阳建设实施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廉洁文化润心工程,不断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培育亮点、打造品牌,相继实施革命文化淬炼行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行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行动、廉洁教育矩阵构建行动,标志性成果日益显现,成为我市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张新名片。
杏坛桃李茂,廉韵润心田。市纪委监委大力打造“教研、宣讲、实践”于一体的廉洁教育新模式,通过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库队伍,征集一批优秀廉洁教育教案,为各地各部门开展廉洁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人才支持。目前,已建立200余人的廉洁教育师资库,征集评选优秀廉洁教育教案102篇,分层分类开展廉政教育。
为迅速掀起全域共建共享清廉高潮,市纪委监委充分挖掘廉洁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廉洁文化精品亮点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南阳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展馆,同步在毗邻位置建设清风游园,进一步凸显南阳独特的官德文化、忧乐文化、玉廉洁文化等。首批评选命名市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示范点)32个,让清廉成为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鲜明底色。
春华秋实何寻常,如椽巨笔著华章。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英杰表示,下一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紧抓快干、创新巧干,不断开创我市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为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