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行滨河大道、新东大道苗木迁移提升听证会 1192棵苗木将“搬家”
本报讯(记者于欢)1月17日,为提升城市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西南郊变电站送出工程土建部分及新东大道建设,针对项目建设涉及的滨河大道、新东大道中央绿化带部分乔木及灌木移植提升问题,市住建局召开今年首次听证会,17名听证代表同意将两个区域苗木迁移保护,待工程竣工后再“荣归故里”。
据了解,位于城区西南郊的110千伏变电站土建工程,对于优化城市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城市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正在进行的配出工程需要在滨河大道黄龙庙至滨河大道南头段的中央绿化带内埋设电力管线,计划采用每隔60米的拖拉管挖坑作业,尽可能减少对中央绿化带的整体破坏。据统计,该区域需要移植19700平方米的绿植,共涉及紫微、梧桐、银杏、海棠、金枝国槐、红梅、桂花、香樟、树桩月季等976棵。而备受市民关注的新东大道北接信臣路、南连独山大道,此次需要迁移的绿植分别是新东大道汉冶路口、范蠡路口、汉冶路口,共涉及法桐、香樟、石榴216棵,草坪绿植1787.7平方米。
听证会上,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草一木皆是景,一事一策皆有情。为了使项目顺利进行,除了必须迁移的苗木外,保留的苗木将根据景观效果,保留有用、增色的树。迁移的目的是对树的再利用,回迁的时候将会充分考虑绿化整体建设的需要,避免移回来树与原树木不搭调,造成整体景观效果的破坏。随后,人大、政协、律师以及市民代表听取了苗木移植方案汇报并提出建议。一个多小时后,方案通过听证会。
相关负责人表态,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范施工,并在园林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做精移植提升,确保修好一条路,带动一大片,走活全盘棋。
新东大道与光武大道交叉口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