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科技体制创新改革典型经验材料
作者:  南阳市科学技术局

南阳市科技体制创新改革典型经验材料

 

南阳市科学技术局

2023110

 

2022年以来,市科技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调研视察南阳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省委书记楼阳生同志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汇报会、嵩山实验室建设工作座谈会等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创新改革发展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市科技局深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简政放权全年共下放科技服务事项20多项,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推进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改革,以关键共性技术、技术综合集成、产业化技术等为突破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金一体化研发机制,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的科技攻关模式,探索推行“揭榜挂帅”等科研组织方式,破除不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规定。深化科技管理“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推进“三评改革和科研领域放权赋能改革,赋予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实施科技创新生态优化工程,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新潜力有效激发、创新动力竞相迸发,适应产业升级发展的一流创新生态。

创新科技企业培育模式。实施创新主体能力提升工程,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强化源头培育,完善“小升高”培育机制,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扶持政策,跟进股权投资、上市辅导、转型孵化等专业服务,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2022年分三批向省科技厅推荐高新技术企业全年通过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业将达190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积极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通过提供孵化服务、补贴研发费用、发放创新创业券等措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全市组织线上线下等各种科技培训150多场次,帮助3000多家企业开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通过备案企业2671,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251%,增幅全省第一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集聚人才、平台等创新资源,完善“高变强”培育机制,大力支持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和科技“雏鹰”企业做强做优,引领全市企业创新水平整体跃升,带动科技型企业集群发展。全年向省科技厅申报创新龙头企业15家、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示范13家、“瞪羚”企业23家、科技“雏鹰”企业31家,我市创新引领型企业群体持续放大。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2022年,市科技局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集约化作为产业升级发展的技术基点,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聚焦我市防爆电机、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装备、数字光电等21个优势产业链,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制约产业升级发展的瓶颈,攻克了一批制约我市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实施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专项。以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等为重点,聚焦科技创新优势领域,着力开展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科技创新创新策源能力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四位一体创新水平。实行“揭榜挂帅”。聚焦全市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大任务部署,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难题,实行“揭榜挂帅”,组织实施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改革。实施创新平台建优提升工程2022年,市科技局“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为重点,不断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壮大创新策源优势,催生发展新动能。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中药固体制剂、功能薄膜、智慧养猪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科研条件,提升研发能力,支撑企业创新发展。以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院为重点,积极筹建南阳张衡实验室、仲景实验室和南水北调元宇宙研究中心,持续提升南阳科技创新能力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新建成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2家、省级创新创业载体8家,建成国家、省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77家,省级以上双创载体总量达到26家。申报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家。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增效工程2022年,市科技局以需求为牵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全域融通创新,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开放协同、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围绕南阳先进制造、数字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升级发展需求,强化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培育壮大了一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与中科院科技交流合作,淅川县中科院丹江口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挂牌运营,这是我市引进的第一家国家级的高端研究检测平台。河南伏牛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猕猴桃采后商品化处理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关键技术集成和应用”等3个科技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并启动实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优化南阳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布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供给链、服务链、需求链闭环运行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8亿元,完成2022年省定目标任务的173%,增幅居全省第一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改革。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工程2022年,市科技局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产业升级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重点南阳市21个重点产业链的创新发展需求,以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为重点,成功引进中科院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延强、农科院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梁建平等一批市外高层次人才,着力在绿色涂料、生物科技、机械制造等领域加强科研攻关,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推进科技金融改革。支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设立南阳市科技创新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等。2022年以来,市科技局以企业科技创新贷款贴息、科技贷等为重点,着力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积极推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组织实施企业创新发展贴息资金项目与市工信、市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企业创新发展贴息资金项目,对全市700多家企业进行创新发展贴息支持,支持额度达到6.8 亿元,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撑。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券项目。组织开展企业科技创新券工作, 2022182家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9090万元深入推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加强与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等的联系对接,2022举行科技金融培训30多场次,培训科技型企业1000多家帮助我市科技型企业申报河南省科技贷80多项,争取省“科技贷”贴息奖励资金113万元,争取“科技贷”项目41个、银行放贷1.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