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四川4岁男童被拐,长大后凭模糊记忆寻家,中国人民警察节前夕 —— 南阳民警帮他圆了寻亲梦
作者:  徐蕾

20年前,四川4岁男童被拐,长大后凭模糊记忆寻家,中国人民警察节前夕 ——

南阳民警帮他圆了寻亲梦

本报记者 徐蕾 文/图

微信图片_20230108173513.jpg

离散20年,一家终团圆

    “把你弄丢了,妈妈对不起你……” 1月8日上午,南阳市公安局院内,千里迢迢从四川赶到南阳的周女士见到了离散20年的儿子。自儿子丢失后,她一直活在自责和对儿子的担心中,20年后母子终于重逢,这一刻,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抱着儿子放声大哭。她庆幸,儿子也在找家,这是双向奔赴的团圆。

被拐20年,男子凭模糊记忆寻家

    周女士的儿子,现在名叫薛涛(化名),南阳人,身份证上年龄22岁。薛涛一直都知道这不是自己的真实年龄,自己的家也不在南阳,大约三四岁左右的时候来到养母家的。虽然薛涛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家不在这里,但是养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他一直没敢张口问过自己的身世。如今薛涛长大了,也参加工作了,可是关于自己的身世这个谜底他一直想解开。他想知道自己是谁,来自哪里。养母对此非常理解,也支持他寻亲。

   两年前薛涛在一个寻亲网站上登记了自己的信息,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家,但是一直没有好消息传来。2022年8月,薛涛来到南阳市公安局肖振宇寻亲工作室,详细讲述了自己对家和亲人的模糊记忆。对于自己的丢失经过,薛涛记得,那天好像是跟几个小朋友在外面玩沙子,然后有一个男人给了他一瓶带吸管的饮料,喝完之后就没记忆了,再醒来时是在火车上,是和一个陌生女人在一起,一路上迷迷糊糊一直很瞌睡,也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火车。下火车后与这个陌生女人生活了一个月左右,就到了现在的家。

   他记得自己原来的名字中可能有个“君”(谐音)字,姓侯或是胡,家在山上,妈妈好像是卖衣服的,爸爸每天拿个包外出好像很忙,他和父母住的是租来的房子,还记得家中有一位老人手很巧,会用木头给他做大刀、手枪等玩具,有一个很年轻的长辈经常带他玩。让他印象深的是有一次门被反锁,他爬到窗台上准备翻入另一个房间,这个危险举动把妈妈和邻居都吓坏了。他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房子着火,但记不起来是自己家还是邻居家的事。

   南阳微警局肖振宇寻亲工作室成功寻亲1600余例,像薛涛一样能提供四岁之前信息的被拐儿童非常少见,这将给寻亲带来很大帮助,肖振宇帮助薛涛登记了寻亲信息,还采集了血样。

   在随后的分析研判过程中,肖振宇根据薛涛小时候的口音将寻找范围锁定在重庆和四川达州一带,发现四川达州一对夫妇疑似薛涛的亲生父母。与对方联系得知,20年前,也就是2002年8月28日上午,他们4岁多的儿子侯小军丢失,至今没有找到。几天后,肖振宇收到通知,双方的DNA鉴定报告也有了结果,确认薛涛就是周女士当年丢失的儿子侯小军。

亲生父母,奔波千里来宛认亲

   联系上侯小军的母亲周女士后,肖振宇把薛涛的照片发给他们辨认,周女士一眼就认出,这是他的儿子。听了薛涛儿时的一些记忆,周女士非常激动,这些事全都是儿子小时候经历过的。

   周女士说,2001年他们从老家四川省宣汉县红峰乡,到宣汉县胡家镇农贸市场做服装生意。当时租住在亲戚家,还在镇上租了一间门面。那时候周女士和丈夫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大儿子侯小军1998年出生,丢失前正上幼儿园中班。那是2002年8月底,开学前夕。店里较忙,丈夫工作较忙,周女士一个人实在带不了两个孩子,于是让丈夫先把小儿子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照看几天。大儿子很懂事,平时看妈妈忙的时候就坐在店里帮妈妈看摊,妈妈不忙的时候他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到不远的河滩上玩沙子。8月28日早上,她正在整理货物,儿子侯小军起床后看妈妈在忙就自己去买了豆浆和油条。当时豆浆用一个塑料袋子装着,侯小军一不小心把袋子弄破了,豆浆全洒了。妈妈批评了他,侯小军赌气说以后再也不帮妈妈看摊了,他走出店门去找小朋友玩。哪料,这一走竟是20年。

   当天上午9点半的时候,和儿子一起玩的两个小朋友回来了,却没见儿子。两个孩子告知周女士说侯小军早就回来了。周女士以为儿子又去别的地方玩了,可是等到11点还是没有回来。去儿子经常玩的地方、包括幼儿园去找,都没有见到儿子,周女士这才慌了神。问遍所有的亲戚朋友,可谁也没见过侯小军。她和丈夫去附近的乡镇还有宣汉火车站、达州火车站、万源火车站寻找,均是一无所获。

   儿子丢后,周女士精神状态很差,关了几天门后,家人鼓励她继续开门营业,希望她忙起来能忘掉一切不开心。可是周女士每次打开店门都会想到儿子。眼前总是浮现母子俩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她仿佛看到儿子还是每天帮忙擦桌子,帮忙看摊,儿子在幼儿园新学了儿歌和舞蹈回家会表演给她看,可是店在,儿子却不知在哪里,尤其是每天放学的时候,坐在店门口看到别的家长去接孩子,她对自己的儿子是各种担心,那段时间周女士像被抽空了灵魂,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夫妻俩去外地打工,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特别留意街头流浪的孩子。他们希望有一天和儿子在街头相遇,又害怕儿子流浪街头沦为别人赚钱的工具。   

   十多年前,夫妻俩因为工作原因来到四川省宜宾市居住,也没忘记寻找儿子。20年间,他们四次到公安机关采集血样,希望有一天奇迹会出现。直到他们接到千里之外南阳警方的通知,说他们的儿子找到了,一家人简直不敢相信,因为这惊喜来得太突然。

一家重逢,这团圆虽晚却圆满

微信图片_20230108173356.jpg

亲人重逢幸福满满

   “用木头做玩具的是你的爷爷,经常陪你玩的年轻长辈是你的幺爸,当年做生意时确实租了房,翻窗户那件事就发生在出租屋里,失火那件事是在老家,这些全都对得上。”认亲现场,周女士一一告诉儿子,记忆中的人是谁,经历的事发生在哪里。

   她还带来了大儿子丢失前的照片,满月照、周岁照、上幼儿园时的照片与爸爸妈妈和合影等,保存得非常完整。薛涛第一次见到自己4岁前的照片,非常开心。这一刻,困惑他多年的谜底解开了,他终于知道自己是谁,来自哪里。

   周女士说,南阳民警通知认亲时间后,一家人就很期待,马上要见到儿子,作为母亲的她一时不知道该给儿子带什么礼物。“20年没见,我不知道他长多高,也不知道他是胖是廋,更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我向民警打听了儿子的身高和体重,买了几件衣服,是我的一点心意。”周女士说着拿出一包新衣服。

   现场试穿了妈妈买的羽绒服,非常合身, 薛涛脸上洋溢着幸福。

   “想去儿子现在的家看看,拜访他的养父母,再就是想让儿子这次跟我们回去见见爷爷奶奶,他小时候跟爷爷奶奶最亲,两位老人七十多岁了,天天盼着见孙子,希望春节前这个愿望可以实现。”说起接下来的打算,周女士如是说。

    1月10日就是中国人民警察节,在这个节日前夕见证又一个家庭的团圆,对于帮助薛涛寻亲的南阳微警局肖振宇寻亲工作室的民警来说,内心的兴奋不亚于前来认亲的双方当事人,他们为侯家人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团圆,他们等待了20年,虽晚结局却圆满。

IMG_20230108_105432(1).jpg

 南阳民警助力又一个家庭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