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六专六好’社区居家养老“南阳模式”
作者:  宣传稿件

打造“六专六好’社区居家养老“南阳模式

 

今年以来,南阳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人为本、便民利民,运营规范、服务优质,康养结合、智慧专业,统筹资源、常态监管”的原则立足“90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的养老服务格局,通过“六专”建设达到“六好”要求,着力构建社区居家养“南阳模式”

一、 高位谋划,锚定一流标杆

(一)起步。成立了以市委书记朱是西任指挥长、市委组织部部长、主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任副指挥长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市直21个单位一把手任成员,全市17个县(市、区)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市、县、街道、居委会四级党委书记抓养老,相关职能部门齐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高点布局。南阳高起点编制《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十年发展目标,全面打造市、县(市、区)、街道、社区、机构、居家位一体,敬老、养老、助老、治疗、康复等多业并举,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业态。

(三)高标设计。制定《南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养老用地人均0.1提高到0.3㎡,将养老用房由每百户30提高到100把打造六专六好的南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作为工作的核心,通过专业化的机构养老服务、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指导机构和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养老服务产业六专建设,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机构敬养好、日间照料好、居家服务好、医疗保健好、文教体娱好、安全保障好的六好目标。

二、高质保障,夯实养老基础

(一)“两清”攻坚,打破养老瓶颈。为解决养老服务用地、用房瓶颈问题,成立规划、住建、民政等6个部门组成的“两清”工作专班在全省率先开展养老服务用地用房清查清理专项行动目前,已清查规划养老服务用地421万㎡人均养老用地0.36㎡;共清理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176处8.4万㎡;共整合利用闲置公有用房132处17.34万㎡,基本上解决了制约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用地用房的基础性保障问题,为全市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行稳致远,强化政策保障。全面梳理国家、省、市40多部养老服务政策法规,归纳整理出土地供给、建设、运营等10大类73项政策体系,开展养老服务政策大落实;将五级养老服务设施的办公、运营、购买服务等费用一律纳入财政预算,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运营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压实责任,筑牢安全底线。将养老机构的建筑、消防、食品七安全”,防压疮、防跌倒、防坠床等“九防范”作为运营底线,抓制度建设、抓隐患排查、抓安全整改、抓责任落实,守护老年人的幸福人生。

三、高标建设,扮靓幸福底色

(一)打造样板树标杆。按照全省一流目标,打造五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样板:市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占地50亩、床位500张,强化示范引领;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占地15亩、床位200张,强化辐射带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000㎡、床位50张,实行普惠运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筑面积300㎡、床位10张,政府补贴运营;小区老年人活动服务中心,面积100㎡,实现便民利民。

(二)提高技能树品牌。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医专建立培训基地,建设一支具有中医药特长、吃苦耐劳、规模宏大“康养宛军”队伍,开拓全国养老市场年度完成养老护理人员培训8487人,新增技能人才6128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221人。

   (三)智慧管理增效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独具南阳特色的“五级联网八位一体、全覆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养老需求与专业服务即时精准对接,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智能化、专业化服务,让数字化应用场景触手可及。

目前,我市已建成县级特困供养机构1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43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500户。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我市养老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率先提前高质量超额完成了2022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在4月21日的全省养老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2022年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分别受到河南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办公室及河南省民政厅的通报表扬;中国民政、中国社会报等媒体多次刊发南阳养老服务创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