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市政协委员张文杰: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客厅”,静止的、有温度的陈列品,无声地讲述着它们与这座城市背后的故事,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记忆。
非国有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国有博物馆,有利于优化我国博物馆体系、填补门类空白;有利于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希望我市在积极推进国有博物馆建设的同时,借助民间力量建设“小而美”的非国有博物馆,构建主体多元、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群;依托各级博物馆,打造开放、多元、共享的社会美育实践基地,全力推动美育、实践美育、普及美育;成立博物馆协会及专家团,对博物馆进行管理提升和业务指导,引导各类博物馆发展驶入“快车道”;打造“云端博物馆”数字体验平台,利用高科技手段解锁博物馆“新打开方式”,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
(本报记者 王鸿洋)
加快构建特色博物馆集群
市政协委员张文杰: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博物馆的数量及利用率高低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城市或区域的发达程度和国民素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各地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
目前,我市拥有各类注册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31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7家、非国有博物馆4家。非国有博物馆大都结构单一,档次较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为明显。
希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加强顶层设计和政府统筹,统一规划,充分利用已有旧址建筑优势,增加开放度、形成特色博物馆集群。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做法,进一步提高现有博物馆的开放程度,尽快将一些潜在的行业和民间非遗类博物馆统计注册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文旅融合,活化博物馆文化资源,创新运营、创意兴市,不断提高我市的文化软实力、吸引力和知名度。
(本报记者 王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