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 实施“六力”促消费 出新出彩惠民生
作者:  邹朝晖

实施“六力”促消费 出新出彩惠民生

 

全媒体记者 邹朝晖  通讯员 李慧利

 

今年以来,我市商务等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坚持把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政策激励与活动挖潜相结合、活市场主体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办法,精准施策,着力释放消费需求,持续推动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1-11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13亿元,同比增长2.4%,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据市商务部门负责人介绍,2022年我市主要从六个方面着力促进社会消费水平整体提升。

强引力,出台政策引领体系。深入研究我市释放消费潜力的政策性举措,融合国办促消费20条措施、国务院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33条、省实施方案等最新要素,研究出台了《南阳市进一步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从推进文旅消费提速、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加强政策措施引导等七个方面出台鼓励政策32条,在全市形成促消费工作长效机制。联合市发展改革、乡村振兴、市场监管等部门制订了《关于促进消费市场升温的指导意见》,围绕促消费政策扶持、开展帮扶活动、优化市场环境,提出了乡村消费市场回暖提振的政策措施,营造了提振乡村消费的社会氛围。

增定力,提振实体经济信心。市财政克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2000万元支持促消费活动的开展。一年来,围绕商超、百货、餐饮、住宿、家电、汽车等领域,由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等第三方平台投放消费券,相关领域的实体商家踊跃参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438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先后参加到活动中。通过政府消费券发放及时将惠企纾困政策的温暖送达企业,企业又配合消费券推出各自促销优惠举措,消费市场人气旺,客流、销售双提升,流通业实体经济发展信心明显增强。据万德隆统计,促消费活动开展以来,其每月销售额保持在7000万元的规模,有力遏制住了去年以来的持续下滑势头。

促合力,推进消费提质升级。自7月份我市“惠享南都”促消费活动开展以来,截至12月22日共计发放零售类消费券十期,累计发放资金600万元(其中100万元为银联配套资金),实际核销资金578.09万元,累计带动消费4788.7万元,资金拉动率达8.28倍。全部资金核销率达96.3%。政府消费券的发放,在带动全市消费市场回暖的同时,也让城乡居民切实享受到了实惠。同时,带动人流、商流、物流活跃度回暖提升。邓州市、淅川、南召、西峡、方城、新野、唐河、桐柏8县市共计投入促消费专项资金845万元,目前已核销资金524.4万元,带动消费5848.7万元。市县联动、叠加增效的促消费格局已经形成,全市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潜力持续得到释放,实体经济假期经济效益凸显,为我市消费市场回暖向好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强动力,赋予消费发展动能。为用足用活省促消费奖补政策,为最大限度地撬动社会消费,市商务局多次召集专题会议,分析研究促消费资金的使用方案。通过调取数据对比,系统分析消费热点和高权重商品,提出大力支持汽车消费,在零售类消费券发放中突出家电消费的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共开展四轮汽车购车补贴促消费活动,累计投放汽车补贴1000.85万元,累计补贴车辆4151辆,带动消费5.11亿元,增加地方税收5856.6万元。汽车促消费活动有力地带动了全市消费的快速回暖,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全面加速。

挖潜力,打造餐饮夜市经济。以城南里星空欢乐夜市、宛拾叁民俗文化村、摩根商业步行街“夏日夜光市集”、“城南里星空欢乐夜市”作为重点打造的夜市样本,结合文化主题对街区功能进行区域划分,创新提供了以文旅为基础+新业态、新服务、新体验的特色业态,固定商户、移动商户增加了800余家,带动2600余人就业,日均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给予了消费者良好的消费体验。餐饮企业在促消费活动中带动了南阳黄牛肉、西峡香菇酱等南阳特色农副产品的采购和销售。

    巧借力,强化服务拉动消费。突出政企合作,加强指导服务,多措并举做好关键节点的促销活动。今年以来,市商务局联合市总工会先后为万德隆、家电大世界、苏宁易购、京东等家电企业的促销活动站台发声,集中开展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会会员家电大促销活动,聚集空调、厨卫、通讯设备、家电等重点商品的品牌资源和厂商集中让利优惠举措,累计拉动销售额9400万元,促进了市场繁荣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