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我市查处涉酒交通违法行为312起警惕!这些驾驶陋习,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作者:  徐蕾


   本报讯(记者徐蕾)“2022年12月,全市共查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261起,醉酒后驾驶机动车51起。”昨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通报第84次“交通违法曝光日”情况,同时曝光两起交通违法陋习导致的交通事故,提醒司机自觉摒弃交通陋习,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

   12月我市查处涉酒交通违法行为312起,其中51人因涉嫌危险驾驶(醉酒驾驶)被追究刑事责任。另有1人因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被终生禁驾。酒后开车的危险人人皆知,但是司机一些不经意的交通陋习带来的事故隐患不亚于酒后开车。昨日,交管部门公布两起夜间行车典型交通事故案例,两起事故均是因驾驶人不文明驾驶习惯所致。

   滥用远光灯是广大驾驶员最讨厌的行为之一。夜里遇到对向车辆使用远光灯,司机眼前瞬间白茫茫一片,极易发生交通事故。4月24日晚,社旗县城区,一辆小型轿车行驶至社旗县建设路时,因对向车道远光灯影响视线,撞上正横穿马路的行人。这起交通事故造成横穿马路的行人受伤,车辆受损。

   交警提醒: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进入隧道、能见度低的情况下行驶时,可以使用远光灯。但当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与其他车辆或行人交会时,不得使用远光灯,以防炫目导致事故发生。

   开车时使用手机,如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微信等是最为普遍的分心驾驶行为。不仅影响正常行车秩序,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10月18日晚,新野县城区,一辆小型轿车行驶至县城书院路时,司机因接打电话,疏于观察,与不按规定横穿马路的行人发生碰撞,造成行人受伤,车辆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

   交警提醒:驾驶车辆时要全神贯注,禁止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分心驾驶行为。行人横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按信号灯指示通行。   

   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交通违法行为,希望通过这些事故能够警示更多的交通参与者,摒弃交通陋习,共创文明和谐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