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正劲 砥砺再扬帆
——卧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典型经验介绍
近年来,卧龙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紧扣“强阵地、建队伍、聚人气、强实践”的工作路径,创新方法手段,推进资源整合,优化志愿服务,满足群众需求,高标准高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所19个,文明实践站292个,实现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全区开展了理论宣讲、“三送一助力”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000余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卧龙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
卧龙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通过会议推进、现场观摩、督查考核等方式,持续巩固拓展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果,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进一步压实乡镇街道景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责任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区委先后组织召开培训会2次、推进会4次,现场推进7次。制定印发《卧龙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卧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考核管理办法(暂行)》,采取实地考评与书面述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将评议考核结果纳入干部任用和评先选优工作,倒逼工作责任落细落实。不断健全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县处级领导分包乡镇街道、文明单位(校园)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制度和月督查、季考评、半年总结、年度考核等工作机制,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盘活资源搭建平台,拓展文明实践新途径
按照有机构、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六有”标准,整合各类资源,在实践所、站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注重将文明实践阵地搬到群众的家门口、田间地头,将文明实践服务向前向下延伸,在文化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点景区、企业等建设文明实践基地。目前,已建成区文化馆、区档案馆、卧龙岗文化园、南阳市药益宝等5个文明实践基地,已成为广泛凝聚人心、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尚的坚实阵地。
三、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激活文明实践“新活力”
我区紧贴当地实际,将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到群众生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等,将文明新风送入千家万户,真正做到在“为民、惠民、助民”中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宣讲,快板、歌舞、诗朗诵轮番上演,党的创新理论、身边的好人故事在欢笑声中深入人心,不断提升志愿宣讲“暖实力”。开展“百姓宣讲3000余场”、道德模范“三巡六进活动”130余场。承办南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启动仪式、举办卧龙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观影周活动启动仪式、卧龙区“学文明条例、做文明市民”知识竞赛启动仪式、“我们的节日·元宵”、我在卧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文明实践系列活动等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市民文明学校开展“我来讲文明”主题活动,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径、区委书记吕志刚等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讲课,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近400场。开展“乡村振兴 文明同行”主题活动,开展“婚嫁新风进万家”文明实践活动。举办卧龙区文明新婚俗汉礼结婚证颁发仪式,发放《村规民约》民意调查问卷9000余份,修订村规民约,健全基层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一约四会”组织,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大大减轻了群众的人情负担。谢庄镇刘先生婚礼从简,婚礼现场总开支不到50元,第五完全学校为两位年轻教师举办校园婚礼总开支不足100元,被省市媒体报道。结合春节和清明、农历十月初一(南阳风俗)等重要时段,各文明实践所站,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外出人员不能回家,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发出文明祭扫倡议,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用鲜花祭祀、家庭追思会、网上祭祀、无烟上坟等现代祭祀方式缅怀前辈、追念故人。
四、注重文明共建,激发文明实践“新动能”
实行文明单位、文明校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对共建,做到“年有计划,季有主题,月有策划,周有安排”,开展我们的节日、乡村“三貌”提升助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观影周、疫情防控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4万多人次,受益群众77万余人,推动以城带乡共同提升,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振兴。由区文明办统一制作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10余个主题课件,每周五下午全区3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市民文明学校授课活动。每周开课率保证90%以上,参加市民文明学校学习的市民达40余万人。
五、聚焦先进评选表彰,锻造典型引领“强磁场”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全区“乡村光荣榜”表彰大会、“新时代好少年”“河南好人榜”发布仪式,建设卧龙好人园、好人广场,好人巷等20余处。不断健全完善区、乡、村三级评选机制,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评选表彰各类先进典型1200多名。在全区19万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小手拉大手 文明齐步走”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文明齐步走(征文和微视频)、志愿一起行等七项“小手拉大手”实践活动,表彰207名学生和24个城乡学校。
六、擦亮志愿服务名片,筑牢文明实践“压舱石”
按照“总队+支队+小分队”模式,组建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1371支志愿服务队,全力搭建组织有序、互联互通、运行高效的志愿服务网络。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举办南阳市2022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南阳市志愿服务工作培训及项目集中展示活动(卧龙专场)、卧龙区2022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志愿服务培训会,举行全区“小手拉大手 学雷锋我行动”和“点亮盲人心灯”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精心打造“梦芽之家”、“免费爱心粥”等104个接地气、有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发放疫情防控倡议书、组建68支应急志愿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四送一助力”、中国好人积极参与全民核酸检测应急志愿服务等措施,累计送米、面、油等物资价值300余万元,参与志愿服务6万余人次,近80万人次受益。开展“快乐成长”乡村学校少年宫暑期特别行动,招募12名大学生到5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文艺支教志愿服务,被光明日报、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卧龙区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决心、更强举措、更实作风,持续传播正能量,唱响新时代主旋律,持续谱写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