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新闻) “小车间”托起群众致富梦
本报记者 于欢
今年以来,淅川县西簧乡紧盯就业和发展产业“两业”问题,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今,扶贫车间托起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梦,打开了一扇扇增收的新大门。
12月4日,走进该县西簧乡谢湾村香菇深加工扶贫车间,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有序地将香菇进行分拣、浸泡、切丁、灌装等,一瓶瓶包装精美的香菇酱罐头,从自动化流水线上排列而出。“在家门口每月能挣3000块钱左右,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工资也不低,又能攒到钱,感觉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村民张雷的话道出众村民心声。
据介绍,香菇作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特产,目前已形成了从锯末制棒,灭菌接种、食用菌种植的产业链条。今年3月份,当地党委、政府又引进了谢湾村香菇深加工扶贫车间,年处理香菇6000吨,主要生产香菇酱、香菇干、香菇罐头等,进一步拉长了香菇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如今,食用菌、鹊山鸡、中药材、经济林果已成为西簧乡的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乡村振兴特色主导产业体系,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