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农村“支客”引领文明乡风新潮流
作者:  余耀耀

西峡:农村“支客”引领文明乡风新潮流

 

“这次多亏了老庞,找他当‘支客’,把我儿子的婚事办得又文明又热闹,省心省事,还省了不少钱呢。”近日,提及儿子的婚礼,河南省西峡县双龙镇双龙村群众任志芳对该村庞顺成赞不绝口。

庞顺成是双龙村监委会主任,因其处事公道正派、热心周到,熟悉传统文化礼仪,在附近有着很高威望,是村民们眼中的“能人”,谁家遇到红白事,都会邀请他担任总指挥,策划主持,他因此成了享誉周边的农村“支客”。

在西峡境内,像庞顺成这样的农村“支客”遍布各村,他们担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也是农村健康文明新风的领路人,扛起了乡风文明的大旗。

西峡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汇处,多种文化交集,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成为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遇到红白事,如何操办、有哪些流程,都有着严格的规矩。近年来,西峡县将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聚焦“文明幸福星”创建,紧紧抓住乡村“支客”这一关键群体,强化文明教育和文化培训,不断提升乡村“支客”的思想素质和文明意识,培养文明新风领路人。

同时,西峡县大力开展宣传倡导、上门劝导行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出台红白事指导意见,提出操办标准,倡导群众革故鼎新,摒弃陈规陋习,自觉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弘扬健康、文明、节俭的新风尚。

在西峡县田关镇曹沟村,张金山也是一名农村“支客”。80多岁的他德高望重,熟知传统习俗,也积极接收现代文明理念,是村民公认的“好支客”。前段时间同村廉金昌的孙子过生日,准备大办宴席,张金山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劝导,摆事实、讲道理、宣传文明新风,通过算文明账、节约账、人情账,打消了其为孙子举办生日宴的念头。“大操大办不仅劳心费力,还容易造成浪费,增加人情负担,没啥意思。今后我也积极带头弘扬文明新风!”廉金昌说。

李明亮在西峡县丹水镇经营着一家婚庆店。近些年,他在拓展婚庆市场的同时,还积极宣扬文明新风,引导新人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每对来我店里的新人,我都会积极向他们讲解婚姻真谛,宣讲文明知识,现在的年轻人好说话、素质高,很多人都能接受我的建议,文明节俭地筹办婚礼。”今年来,他已经担任了10多起婚礼的司仪,指导操办了20多次婚丧宴席。

西峡县将农村“支客”作为倡导乡风文明的关键群体,注重发现农村人才,培养文明先锋,加强激励和支持,充分发挥农村支客的引领作用,形成了村村有支客、人人讲文明的乡村治理局面。如今,勤俭持家、节约办事、文明消费正在西峡县蔚然成风。(全媒体记者 范亚康 通讯员 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