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办一所老百姓信得过的医院 贺利民
作者:  王好学

编者按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定不移走深走实创新发展之路。30年间从一家普通基层医院成长为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医学科研、医院治理、服务社会等方面竖起了标杆,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患者方面受到广泛好评。本报今日刊发的这篇文章,作者从参与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角度多维度解析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发展、壮大的艰苦探索和成功经验,为促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供镜鉴。敬请关注!


史履印辙记春秋,付梓来者化泥丸。
在历史长河中,几十年时光荏苒,不过弹指一挥间,对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来说,却是一个化茧成蝶的历程。作为参与者、建设者和管理者,我有幸见证了它由小到大、从弱变强,由默默无闻到全国先进。杏林春暖、化魂铸灵,励精图治、无私奉献,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这段光辉历程,会深深刻印在每个“一院人”的记忆中,记录在南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史册上。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这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初心使命,也是它不断成长壮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首来时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发扬敢闯敢干、勇于改革、开放视野的精神;关键在于以“创新强院、质量强院、人才强院”战略为引领,在改革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关键在于以更精湛的技术、更完备的设施、更高尚的医德,服务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勇于担当,方能成就峥嵘岁月的精彩蝶变(小标题)
担当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
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展最迅速、最吃劲的阶段,正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可以说,我们走过的路,是艰苦奋斗路,是干事创业的路,是无私奉献的路。全体“一院人”正是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实践着“发展才是硬道理”,扛起了救死扶伤、服务群众的重任。
市第一人民医院1952年建院,由小到大,且生存、且耕耘、且发展、且争先,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尤其是近30年来,医院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现代管理体制,改革人才使用制度,加强科研与教学,提升队伍建设力度与专科建设高度,迈上了改革创新发展的高速路。
从1992年的200多张床位到现在全院的2400张床位;从日门诊量只有100多人到现在日门诊量的2500~3000余人;从内外妇儿急诊的常规五大专业到各专业门类齐全。
从医院业务用房的五栋小楼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到现在的九栋大楼建筑面积约十几万平方米;从原来的一个院区到现在的涵盖西区医院以及12个医联体、医共体单位。
从固定资产初期的1200万元到现在的几十亿元,而且无形资产大幅度增加。
从人才匮乏到博士、硕士学位人员两百余人,本科学历人员占临床医生总数的90%以上;国家级二、三级教授和知名专家引领的专业技术队伍,充满着希望和活力。
从医院没有科研意识与机构、缺少科研成果和论文,到具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内外发表许许多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出版多部专著。
…………
市第一人民医院一步步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医院,成长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无论是医疗设施条件,还是医生技能素质,都有着质的飞跃。
这飞跃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一院人”同心协力,舍小家为大家,为国、为民、为患倾情奉献、图强发展的担当精神。尤其是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的紧要关头,我们提出“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提出“开弓没有回头箭,背水一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提出“高分通过评审,做好三甲医院楷模”等口号,大家以院为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2017年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
那是一个不眠之夜,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还因为三级甲等医院的创建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丰富和完善了“市医院人精神”——无私奉献、奋力拼搏;无畏无惧、敢战能胜;精益求精,质量取胜;服务竟优,大爱无疆;团结互助,齐心协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更好的条件和实力,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创新强院,敢闯敢干、勇于改革抢占行业制高点(小标题)
实践证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要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要敢于抢占行业创新制高点,才能不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坚持“创新强院”战略,以党建引领思想上创新,以现代管理体制进行机制创新,大胆引进先进技术、以科研带动临床,实现业务能力创新。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第一人民医院干出别人不敢做的事,做出了别人做不到的成就。
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在发展的浩瀚大海中把好舵、找好方向。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到底该如何进行改革?院党委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出去、引进来,借鉴先进改革经验,大胆开拓前进,克服困难、阻力、压力,实行“院、站、所长负责制”,为医院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奠定基础。
在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增强医院发展的活力。我们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严格落实经济管理监管制度,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管理素质、水平和能力。改革干部考核选拔使用制度,不拘一格荐贤举能。医院领导班子坚持“三重一大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民主管理。
创新科、教、研发展理念,抓住医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不放松,提升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与专科建设的高度。创新实施“365培训”,快速提高了医护的临床技能。着力向研究型医院方向发展,以科研带动临床的高质量发展。几十年来,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国家专利硕果累累,有力促进了医院的专业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升。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敢于先行先试大胆吃螃蟹。在1997年,我院就大胆地提出了“器官移植、介入诊断与治疗、试管婴儿”三大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开展,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基层医院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我们做成功了。2000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在我院诞生了,这项技术当时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在破解难题上敢于创新,解决了医院发展用地“瓶颈”问题。原来的市医院土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较小,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发展。一方面,借助城中村改造的机会,协调社会力量进行商业与公益合作、助力医院发展。另一方面,整合、建设西区医院,为医院发展拓宽空间。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在这些年,创新一直贯穿医院发展全过程,正是因为我们敢闯敢干、勇于改革,才拼出了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质量强院,提升医疗水平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小标题)
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质量管理是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不断提高“质量意识”,既加强外延建设,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又强化内涵建设,建章立制,保证质量,增强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医院的质量建设始终在路上,我和同事们经过不断总结和学习,制订了一个总的标准,就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达到病人满意”。
提高医院质量,首先要为群众提供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我院肿瘤分子生物学医学重点实验室成立13年来,已经涵盖了肿瘤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生物细胞学(免疫细胞学)、干细胞再生医学、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中医药有效成分研究和成果孵化、转化研究,并与韩国延世大学、比利时肿瘤研究中心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长期把先进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从单一的夫精助孕到一、二代试管婴儿、单精子注射,从试管婴儿受孕成功率的30%左右到现在的优育基础上的受孕成功率达到接近70%左右;男科设立与开展的临床工作等,造福全国各地许多家庭。
提高医院质量,还要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我院从上到下层层建立质控组织,从质量控制原始入口到终末质量控制,都有标准、细则、监督、监控反馈、整改纠错机制。在科室管理上,医院全部科室均设立了“十大员工作岗位”管理模式,坚持“六个一”回访制度,全方位坚持常年质控闭环管理手段和措施,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杜绝或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在业务管理上,坚持质量至上原则,医疗护理文书坚持一丝不苟,各种记录、病历首页、诊断证明、辅助检查报告有质量追踪体系。

人才强院,以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医疗技术水平(小标题)
人才是发展的基石,没有人才,发展就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医院要发展壮大,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注重激励人才发挥作用,以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医院的专业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升。
大力引进优秀人才,提高知识层次。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曾有过专业人才匮乏期,1997年之前,医院尚无一名正高级职称人员。后来,我院加大专业队伍力量建设力度,面向全国多方面引进、培养、培育技术人员,目前,我院博士、硕士学位人员两百余人,本科学历人员占临床医生总数的90%以上。高中级职称人员广泛分布在各个岗位、各个专业和各个科室。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技能水平。医院积极为医生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并大力开展院内外学术交流,如今,医疗、护理专业技术、学术带头人大量涌现,多位名医大家登上了国家、省级或市级专业组织主委、副主委的位置,许多年轻专家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文章和科研成果。
引进先进理念,常年坚持“365培训计划”不动摇。医院与北京博雅医院管理学院、北大燕园管理学院以及上海、台湾等地的管理专家和组织,与中国医院协会、河南省医院协会等单位长期建立学术交流与培训关系,不断提高医院管理干部的水平。送出大量干部到国内的大医院、大专院校学习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部分优秀干部被选送到海外参观考察学习,带回来先进管理理念。
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了医院医疗专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院专业设置已从以疾病为主、以病人为主,向全生命周期链的照护拓展。医院的三、四级手术比例、微创治疗、腔镜手术比例、急危重、疑难疾病收治数量和好转、治愈率逐年大幅度提高。急诊急救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儿童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妇产科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胸痛中心等达标运营良好,多项内容获得全国和全省的好评。

人民至上,保障群众的健康是医院的责任和使命(小标题)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保障人民健康,是医院的责任和使命。要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只要党和政府需要,只要社会群众需要,就要冲在最前线。
我们始终秉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是老百姓自己的医院”的信念,我们办院的理念是“服务病人、发展医院,科学管理、争创一流”,院训是“秉恒致医,和精生命;仁德筑基,利民为本。”我们的目标是“办一所老百姓信得过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力争做老百姓健康与生命的看门人、守护神、贴心人。实践证明,对我们的工作成果,党和人民是放心的、满意的。
1997年,为了抢救蒲山镇13名毒蘑菇中毒的农民兄弟姐妹,我院谱写了一曲生死大营救之歌。在上海、武汉、辽宁等地专航、专药、专人的快速支援下,我院专家群策群力用中西医结合的国际医疗水平拯救了13名群众的宝贵生命,改写了毒蘑菇中毒死亡率100%的定论!新华社报道称赞:“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创造了奇迹。”我院总结出了毒蘑菇中毒使用“二巯基丙磺酸钠、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中药紫灵芝结合”的中西医综合疗法,是行之有效的救命方法。这次事件,中央电视台以《大营救》为主题,拍摄了感人入心的纪实电影。
为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院积极探索了科学分级诊疗的“医联体南阳样本”,提出了“整合资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医改理念,受到新华社、央视的报道关注。
面对社会的需要,我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我院多次援外、援疆和援助抗疫,其中以李宛玲等为代表的援非医疗队,以刘宇等为代表的援疆医疗队,以张钦昌等为代表的援助汶川地震医疗队,以医技和护理队伍为代表的支援郑州等地抗疫医疗队,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
治病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几十年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牢记初心使命,坚守社会责任,坚持医学科研,走出了一条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发展之路。有人说,这些年来我们发展得太快、太好了!我认为,相对于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发展永远没有“太快”,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
(作者系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