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群众“急难愁盼”,服务经济发展—— 卧龙公安暖心户籍服务赢赞誉
作者:  徐蕾



   本报记者徐蕾  


微信图片_20221122161903.png

户籍民警上门送证  通讯员贾耀河 摄

   “没想到这么快,服务这么到位,感谢南阳公安对人才落户的支持!”。11月21日下午,卧龙区公安分局七一派出所户籍室,刚成为南阳市民的敖先生向民警点赞。户籍窗口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沟通最频繁的窗口之一,卧龙公安聚焦群众关切,服务辖区居民生活、服务经济发展,用一次又一次贴心、暖心的服务赢得辖区群众点赞。


用心服务,助力人才落户南阳

  敖先生来自广西桂林,今年通过南阳市“诸葛英才计划”来到了南阳,目前在南阳市某上市集团公司任职,现在想把户口从老家广西桂林迁到南阳来。

   了解情况后,民警对敖先生能落户南阳、建设南阳表示欢迎。我市户政部门为服务“诸葛英才计划”,专门开辟有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民警查看了敖先生提供的证件后,联系上级户政部门当即审批了准迁证。但是,敖先生又犯了难,广西老家的双亲行动不便,因为在南阳的工作加之疫情原因,他本人不方便回广西,剩下的手续该怎么办呢?民警得知敖先生的难处,主动和敖先生原户籍地警方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得到了当地户籍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通过跨省通办服务,为敖先生办理相关手续。

   从4点钟走进户籍室到5点走出户籍室,敖先生不仅将户口从桂林迁到了南阳,而且办理了新身份证,当场拿到了崭新的南阳市户口簿。

   人才是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卧龙区公安分局紧扣我市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创新人才服务模式,全面推进“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站办好、仅跑一次”,以更立体更细致的公安政务服务,满足落户人口的服务需求,提升人才吸引力和体验感,助力我市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


上门服务,真情为民暖人心

   为服务辖区经济发展,让辖区群众企业感受到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红利,卧龙区公安分局主动作为,服务前移,做深做实“放管服”工作。通过践行“上门服务群众”等便民利民措施,积极拉近警民距离。

   11月21日,卧龙区公安分局七里园派出所户籍民警来到唐女士的修车店,亲自将办好的身份证送上门。唐女士老家是唐河的,夫妻二人在南阳市区打拼多年,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店和便利店。两个店让夫妻二人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20天前,唐女士不小心弄丢了身份证,回老家办理吧,既麻烦又没有时间,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辖区派出所咨询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户籍民警听完唐女士的诉求,告诉唐女士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在核验过唐女士的证件后,民警当场为唐女士办理了身份证业务。11月21日,唐女士的身份证制证成功。问清唐女士的地址后,民警利用午休时间将身份证送到店里。             

    送证上门服务,不仅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便利,也加深了警民之间的感情,让群众感受到公安民警为民服务的真诚态度。


千里连线,为异乡创业人解难题

   11月21日,由卧龙区公安分局梅溪派出所户籍室寄出的一张户籍证明送达云南省王女士的手中。

   远在云南的王女士本是南阳市卧龙区人,成家后的她举家迁移至云南省居住生活,但是户籍一直跟随父亲留在南阳。现在王女士在云南办理公司业务,急需要户口簿,却因疫情等原因无法归家。根据户口管理规定,需要户主同意才能补办。父母离异多年,王女士与父亲也失去联系多年。11月18日,王女士万分着急地打电话求助梅溪派出所户籍室。

   民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告知王女士,目前南阳户政部门推出了户籍窗口开展“邮寄”和“视频捎办”服务这一便民措施,可以为其出具户籍证明供其使用。随即户籍民警添加了王女士的微信,经过视频连线核实了王女士的身份信息,并按要求采集了相关信息,为其出具了户籍证明,并于当日将该证明寄出。

   通过网络连线以“零接触”的方式解决了省外群众无法亲自返乡办理户籍业务的难题,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卧龙区公安分局主动服务本地和外地创业人员,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获办事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