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奋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王克
党的二十大擎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重大部署,吹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号角。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乡村。这项任务之所以最艰巨、繁重,是由我国是城乡二元的结构特点决定的,虽然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但目前农业农村发展还不很充分,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较大,要弥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业是我国的基础型行业,到20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的时候,我国仍然会有数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城市不可能漫无边际蔓延,如果只顾一头,不顾另一头,一边是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那也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影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努力提升五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以形成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所释放出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将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这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又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第三,是解决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点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缓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的;第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0年以来,我国之所以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经受住了国际粮价暴涨的冲击,这与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密不可分,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我国食品供应充足,粮食实现十八连丰,总产量常年保持1.3亿吨的高水平。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对于脱贫攻坚,是对象更广,时间跨度更长,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的振兴,是乡村全域全员的振兴,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涵盖了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道德风尚、环境保护、农民富裕等内容,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是对未来三十年三农工作的总规划,2035年,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又是重点突出的振兴,其重点包括,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特色产业等内容,特别是对于粮食安全,总书记指出,我国有十三亿人口,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如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所以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