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户籍窗口 提升服务温度
作者:  郝春城

擦亮户籍窗口 提升服务温度

本报记者郝春城

 

户籍工作是公安工作的一面镜子,户籍窗口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南阳市公安局卧龙区公安分局全面落实户籍窗口“放管服”改革举措,细化服务措施,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温度,把服务群众工作落实到细微处、点滴中。

千方百计 只为群众满意

“真是太感谢了!你们想尽千方百计,把我表姐的户籍问题就解决了,谢谢你们。”10月17日,市民薛女士向该分局七里园户籍室的民警表达自己谢意。

原来,薛女士的表姐李某,在丈夫病故后跟随儿子到广州生活。但李某未按照要求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备案,现在想把户籍迁往广州,但是婚姻状态栏需要更改为“丧偶”才符合迁入条件。10月17日,薛女士受表姐委托来户籍室求助,但是因为时间久远,李女士不能提供已故丈夫当年相关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以及死亡证明等相关材料,事情办理陷入僵局。

面对李女士的求助,户籍民警根据李女士提供的其丈夫生前在某企业工作的情况,主动联系企业,深入走访,对该企业的人事管理人员以及当年和其丈夫共同工作过的同事进行沟通,了解情况,随后又与民政部门沟通协调,最终找到李女士丈夫的婚姻登记档案以及死亡火化档案等相关资料,调查工作完成。10月17日,薛女士顺利地拿到了表姐李某信息更改后的户口簿。

热情服务 为群众解难题

“警察同志,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这块‘心病’!”。10月17日,村民覃某激动地向分局青华户籍民警表示感谢。

原来,困扰覃女士的心病是她女儿金某户籍上的民族问题。身为土家族的覃某和汉族丈夫金某婚后育有一女,当年给孩子上户口时,因为覃某和丈夫都在外地打工,由孩子的爷爷带着孩子前来办理,在没有征询覃某意见的情况下,就直接跟随父亲民族为汉族。去年孩子的父亲去世,孩子即将高考,覃某希望孩子跟随自己的民族却不知能否更改。

随后,覃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户籍室求助。民警耐心为其讲解变更民族手续,并将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也打消了覃某的顾虑。在户籍民警的耐心指导下,覃某的相关材料很快准备完毕,户籍民警也及时上传户籍系统上报审批,覃某孩子金某的变更民族事项很快办理结束。心愿达成的覃某和对民警耐心热心帮助深表感谢。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