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捎办、跨省通办、上门办理……
户籍贴心服务释放为民温度
本报记者 徐蕾 通讯员贾耀河
卧龙区公安分局户籍窗口热情服务群众
“现在公安机关的服务是真好,真方便。”10月25日,卧龙区公安分局蒲山派出所户籍室民警通过“视频捎办”方式,为辖区居民刘某办理了户籍业务,解了刘某燃眉之急。
邮寄服务、送证上门、视频捎办……卧龙区公安分局户籍窗口,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便民举措,一项项便民、利民举措落地生根,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以真情服务温暖着辖区群众的心。
“视频办” 解企业经营者燃眉之急
刘某办有一家企业,营业执照已经到期需要年审,而年审需要用到户口簿。可是他翻箱倒柜找了一天也没有找到户口簿。刘某知道打印新户口簿需要户主本人到场,可是他家的户口簿户主是父亲。而刘某的父亲又长期在外地居住,暂时无法回来。于是刘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辖区的蒲山派出所户籍室,寻求帮助。
户籍民警了解情况后告诉刘某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视频捎办”的方式办理业务。户籍民警添加了刘某父亲的微信,以视频连线的方式,核实了户主的身份并确认其本人的真实意愿,指导其写了一份委托书,截图留存了户主本人手持身份证、委托书的照片。仅用了十分钟的时间,户籍民警就给刘某重新补办了户口簿。这一便民举措得到刘某的点赞。
“跨省办” 为考生找回“丢失”户口
10月24日,男青年勇某带着一面锦旗来到卧龙区公安分局光武派出所户籍室,感谢民警解决了困扰他一年的户籍问题。
勇某去年从四川自己就读的大学迁移户口,因疏忽大意,不小心将户口迁移证弄丢了,导致回到南阳后无法落户。前段时间他要参加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报名,户口问题成了报名的障碍。眼看报名即将结束,一周前,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光武派出所户籍室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得知勇某的情况,民警与勇某户籍迁出派出所取得联系,说明情况,请求四川警方重新出具相关迁移证明。10月17日,光武派出所户籍室收到了从四川寄来的勇某户籍迁移证。为不耽误勇某研究生报考,民警立即开启户籍服务“绿色通道”,为勇某办理了落户相关事宜。
“上门办” 解决卧床病人办证难题
市民冯阿姨是卧龙区七一街道居民,她的儿子脑出血后全身瘫痪不能动弹,也不会说话,只能通过点头摇头与人交流。前几天,冯阿姨去银行办事,不小心把儿子的身份证弄丢了,致使无法给儿子办理医保报销等各项事务。儿子又无法出门,怎么给他补办身份证?这让冯阿姨犯了难。
卧龙区公安分局七一派出所户籍室民警得知情况后立即查询了冯阿姨儿子之前的办证情况,发现上一次办理的身份证已超过两年,不能再使用以前的身份证照片办理。民警安慰冯阿姨,让她不要担心,民警会上门采集相关身份信息。
10月19日,七一户籍室的民警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冯阿姨家中,采集了合格的身份证照片。事后民警叮嘱冯阿姨,身份证制出后会第一时间送上门,让她耐心等待。
“你们的服务真是太好了,本来为这事儿我愁得都睡不着觉,你们这么一来我就放心了。”冯阿姨对户籍室民警的服务夸个不停。
“邮寄办” 一封感谢信浓浓警民情
“……户籍室的警官们办事效率高,且非常敬业认真仔细,工作素质过硬……”10月22日,一封饱含浓浓警民深情的感谢信从郑州寄到了卧龙区陆营派出所户籍室。
写信人是在郑州工作和生活的方女士。方女士的户口在卧龙区陆营镇。10月初,方女士单位在核对员工档案时,发现她的档案中出生日期与现在使用的身份证信息不一致,需要户籍地派出所提供方女士的原始户籍档案加以核实。方女士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回老家办理此事,单位催得也比较急,她一时不知该怎么办。
10月10日,方女士拨打了老家陆营派出所户籍室的电话,没想到户籍民警告诉她,这事不难办。民警询问了方女士的户籍相关情况,利用中午下班时间对以往的老档案进行查阅,成功找到了多年前方女士的户口底册。民警材料复印整理好,并通过邮寄方式送给方女士。方女士在满心感谢之余,写了一封感谢信又寄回到陆营出所,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视频捎办、跨省通办、上门服务……这只是户籍窗口为民、便民、惠民的部分举措,今年以来,卧龙区公安分局累计开展送证上门服务40余次,提供预约、延时服务500余次,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卧龙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将服务窗口前移到群众“家门口”,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