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点亮致富路
本报记者于欢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不仅让俺过上了好日子,而且还学会了种中药材,让俺在致富路上越走越踏实。”10月24日,西峡县重阳镇奎岭村脱贫户周明国兴奋地对记者说。
周明国是曾经的贫困户,前几年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利用自己的承包地和租赁的几亩坡地,种了5.2亩的黄精和黄芪,每亩年收入都在8000元左右,从而走上致富路。在该镇,像他一样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家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
重阳镇地处豫西南八百里伏牛山腹地,不但山坡面积广大,而且南高北低,气候湿润,很适宜中药材的种植和生长。该镇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以现实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了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基本方针,并就当地适宜生长的中药材种植品种、种植范围和种植规模,都进行了细化,成立专业的农民中药材种植和购销合作社五家,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基地运作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使中药材种植产业成为该镇脱贫群众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
目前,该镇中药材种植面积16000多亩,产值1.2亿元,主要品种有山茱萸、黄精、黄芪、柴胡、夏枯草、金银花、桔梗、白芍、血参等三十多个品种,亩均效益5000至10000元不等,带动了全镇200多户、6000多名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