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产业立市 夯实发展根基
南阳日报评论员 郝春城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南阳市奋力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必须坚持产业立市,夯实发展根基。
副中心城市建设基础在产业、核心在工业。南阳市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要以产业强市行动为抓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构建优势突出、聚链成群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着力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大力实施“5+N”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重抓重点产业链,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抢滩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新领域、新赛道、新风口。加快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要向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升级。突出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要抢机遇,加快上马一批符合国家、省政策导向的重大项目。要强招引,充分发挥“三长”作用,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瞄准三类“500强”和行业龙头,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
紧抓创新驱动、科技支撑。要抓主体,建平台,聚人才,优生态。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布局“科创飞地”,不断培育新的创新动力源;迭代升级“诸葛英才计划”,着力建强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研发人才、工匠人才四支队伍,充分发挥南阳“院士之乡”等优势,大力实施本土人才回引工程;围绕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全力做大做强企业。强力推进“千企升级”行动,鼓励企业加快“三大改造”,推进“创生个、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科技创新型企业占领制高地的发展局面。
全市上下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大干快干、实干巧干,推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开创新局面、闯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