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建强交通枢纽 扎实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
作者:  郝春城

评论

建强交通枢纽  扎实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

南阳日报评论员 郝春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实施基础能力提升行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俯瞰南阳大地,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宛如一条条奔腾的血脉,为城市发展输送源源不绝的养料;行走乡村,“四好农村路”连接千家万户,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修到农民的心坎上;漫步城市,清洁能源公交穿行大街小巷,让市民尽享便捷环保的出行环境。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对飞速发展的南阳交通事业来说,这十年,绘就了一幅壮丽的交通长卷。十年来,南阳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汗水和智慧构筑起一张张便捷的公路网,架设起一条条便民惠民的交通线,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交通运输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

十年来,交通建设投资稳步增长。全市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35亿元,在全市扩内需、稳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先后建成5个高速公路项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3公里,总里程居全省第一;普通干线公路由18条增至35条,总里程达到3839.5公里;农村公路发展质量和水平持续增强,4310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目标……

十年来,运输服务能力有效增强。全市客运业、货运业和运输服务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贫困地区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完善。14条县乡客运线路完成公交化改造,实现了与城市公交形成高效衔接。同时,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基本形成了“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完善、运营更安全、管理更规范”的城市公交运行机制。

十年弹指一挥间,奋楫扬帆向未来下一步,我们必须扎实推动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持续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把南阳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空水铁公”四位一体、便捷高效的立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与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