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处处都是景 四季皆可游
作者:  于晓霞

方城县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处处都是景 四季皆可游


 本报记者 于晓霞


登楚长城、游七十二潭、观望花湖……10月19日,自驾到方城县旅游的湖北枣阳游客郑向东一家人陶醉在秀美的山水之间,在朋友圈连连发视频点赞。“方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特别是七十二潭、望花湖的秋景美不胜收,有机会还会来的!”

自2020年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方城县把文旅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培育,锚定“文旅强县”建设目标,在品牌打造、景区建设、产业融合等环节“深耕细作”,加快构建 “一心三带四大支撑”全域旅游新格局,如今的方城,处处都是景,四季皆可游。2021年接待游客589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18.3亿元。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方城县坚持“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原则,着力构建以县域旅游集散中心,丝绸之路、长征、长城三大文化带,北“七峰山•七十二潭”、南“德云山—大乘山—望花湖”、西“三贤山—罗汉山”、东“黄石山—红二十五军纪念馆—白鹭湾”四个支撑点为内核的“一心三带四大支撑”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实施文旅文创产品提升行动,强化项目推动、龙头带动,谋划烩面小镇、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并加快推进实施。狠抓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及扳倒井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工作。目前,全县已创成国家4A级景区3家,力争到2025年再创2个4A级景区,构建起各具特色、联动互补的全区域性4A级景区群,打造充满魅力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突出特色优势,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借助益母膏、裕丹参等中医药品牌,加快建设三贤山中医药康养休闲基地;依托自然遗产、红色资源禀赋,将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纪念地、德云山风情植物园确定为“研学游”工作重点培育单位,打造研学游特色品牌;依托当地特色产业,推出方城烩面、黄石砚、黄金梨等260余种特色商品,逐步健全“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做足做好文旅深度融合文章,以文旅发展激活一串产业、带动一地经济、致富一方群众。

同时,为提升全域旅游“舒适度”,方城县高标准打造两条旅游景观大道,将南北主要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新建改建A级旅游公厕42座,旅游公共服务品质持续提升。随着郑渝高铁、周南高速建成通车,方唐、方汝高速开工建设,县域“十纵十横三环一连”骨干路网基本形成,方城“锁钥南北、沟通八方”的便捷区位交通优势愈发凸显,必将吸引更多游客“打卡”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