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欢 文/图
金秋十月,山川锦绣。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后,桐柏县、唐河县大别山革命老区迅速掀起了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热潮,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正在绿水青山间凝聚,新征途上,前景光明、风光无限。
在青山环绕的红二十五军转战地桐柏县新集乡磨沟村,脱贫户王令巧坐在自家开办的农家乐前与乡亲们仔细学习报告。身边的河南水利投资集团驻该村第一书记李明笑着告诉记者:“’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报告中的这些话语振奋人心,我们驻村工作队将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让乡亲们在家门口乐享幸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博大精深、鼓舞人心。”这几天,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党支部书记、全国自强模范李健持续组织干部群众集中学习报告,他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村里的“领头羊”,李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亲历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践行者,也是这些年农村蝶变的见证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走出一条产业致富之路,推动实现了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乡亲们在乡村振兴中幸福感、获得感十足。未来,我们更要做推动共同富裕的建设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桐柏县城关镇党委书记胡付林倍感振奋。在机关干部集中学习报告的会议上,他发起号召:“我们一定要把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把报告绘就的宏伟蓝图在乡镇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接下来,将从党的非凡成就中汲取奋进力量,以重点项目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突出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社会事业和产业建设,为桐柏高质高效跨越发展,助力省域副中心建设,积极做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手持泛着墨香的最新一期《南阳日报》,96岁高龄的老战士孙呈洪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认真品读,他笑着对记者说:“报告的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我一定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听党话、跟党走,发挥一个老党员的余热。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咱老百姓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青年强,则国家强。”热衷于利用空闲时间担任社区志愿者的桐柏县司法局共青团员高鑫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中共鄂豫边省委旧址的唐河县毕店镇张心一村,鲜艳的党旗和国旗在张星江故居红色文化广场上空迎风飘扬,广场上,该村党支部书记杜永秋正在与乡亲们学习交流党的二十大报告:“报告提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此时此刻站在这块革命先辈用鲜血浸润的土地上,我感到非常温暖、倍受鼓舞。正是党对革命老区的重视关怀,咱们村大变样啊!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的一穷二白,变成了如今年收入达60万元,一个个村办企业应运而生,年收入增产12.5%以上,咱老区群众的日子啊,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啊!大家伙说对不对……”一番话,引起现场群众掌声四起。
斯情斯景,仅仅是唐河县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一个缩影,放眼望去,当地依托特有的人文资源和政策优势,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村落,大力发展种植业,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绘就了一幅幅平畴沃野、河清湖秀的老区俏模样……
红二十五军转战地桐柏县新集乡磨沟村干群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党支部书记、全国自强模范李健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