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需用爱心播撒希望
作者:  王建民

班主任工作需用爱心播撒希望

南阳市第二十八中学校  王建民

 

参加工作已经24年了,担任班主任22年。22年风风雨雨,发自肺腑之言:当班主任真累!当班主任真苦!但累中有欣慰,苦中带着甜。今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感受,不到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指正。

一、推行自主管理,加强责任意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通常是由班主任统领全班,班主任是班级各项事务的执行者,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大多数学生处于被管理的位置,精神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消磨了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日益受到挑战,推进班级管理的自主化已势在必行。所以,我在这一届班主任工作中摸索怎样实现自主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1.确立主人翁意识。

利用班会的时间我就大力宣传 这样的意识——“班级是我们大家的,而不是某一个人的,班级管理也是每一位学生的是事,而并非某一个人的事”。而且宣传力度一定要大,使每一位学生都要形成这样的思想意识。使每一位学生都会主动、热情的投入到日后的班级管理中去。以致在全班形成“班兴我容,班衰我耻”的良好氛围。告诉学生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好自己,那我们的大家庭将会是和谐的优秀的。

2.竞选产生班委会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自主运作机制。而班级自主运作机制的核心就是班委会,要建立一个“有为”的班委会。班委这样才能有为,怎样可以有为,答案就是大家选出自己的班委。这样学生才会服从班委的管理。

3. 针对班级学生管理实际,由学生自主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班委会组建后,一套相对完备的管理制度必不可少,我班在班委会组建伊始,便制定了《学生干部岗位责任制》、《学生量化管理细则》等制度。实践证明自主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做好桥梁的作用

作为班主任,我认为自己应该在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做好与任课老师的配合、协调工作是很重要的。在学生、家长面前绝对维护任课老师的尊严,如果学生、家长对任课老师有所看法,一方面我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另一方面我的立场是绝对站在老师这一边的。因为自己是老师,将心比心,很能够理解老师,另外,我知道一旦学生、家长对老师失去了信赖,那么将会给这位学生甚至是整个班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和任课老师的通力合作,是我做好班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借次机会,我由衷地感谢我们班的每一位任课老师。真的,如果没有他们的齐心协力、无私奉献,我们班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绩。除了与任课老师配合,为了孩子,老师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家访是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家长和老师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二、开展心里健康教育了解学生心理

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考试,我已经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才能使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1观察法。这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班主任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班集体活动、体育活动、值日、午饭后至下午上课前等活动时间观察学生的真实情况。观察越是深入细致,就越能正确认识学生。因为学生在自由活动中最能真实表现出他们的思想状况、情绪好坏、兴趣爱好和才能特长等。观察学生,教师有时带有一定目的去观察一个学生的表现,有时就是随意观察去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养成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习惯,以便把握学生的心理信息。

2谈话法。这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关键。有目的地找个别学生、班干部谈话,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谈话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谈话前,班主任应当认真考虑谈话的目的,中心内容,采取的方式以及选择的时间等。在谈话过程中,对学生要亲切自然,态度和蔼,不要使学生感到拘束紧张;要讲究技巧,善于启发学生讲真话;要注意倾听学生说话,让学生把话讲完,不要有不耐烦的情绪,边听边思考,联系学生一贯的思想言行和平时观察的印象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不要听了一面之词,就轻率地得出结论。在批评学生时,谈话既要讲究疏导的方法,还要注重谈话时间的选择,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

3研究学生的周记法。我要求学生每周写周记,从周记我可以了解许多情况。学生值日工作情况、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等。学生很多“本来面目”不是在课堂上反映出来的,而是在课后反映出来的。通过“知心信箱”更能了解学生的各种思想动态,如对班级的制度执行情况,家庭情况,对班干部的看法,甚至对科任教师的上课情况,都会如实反映。

把握好教育契机,对强化心理教育活动的时效性是十分重要的。在组织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时机。

1新学期开始之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怀着要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来上学的,这点愿望好比是一点明亮的火花……但这点火花是微弱的,毫无保护的,因此,也是最人容易熄灭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一开学抓住这儿童赖以获得成长和发展的“火种”,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进取的环境,促使其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就有充分信心去完成今后的任务。

2评“优”选“干”之际

在学生心目中,当上班干部或团干部是了不起的。抓住这一特点,每年的班队干部选举或“优秀团员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全部采用通过 “自荐”、“自评”,让学生自己去争取。

3考试前后的心理疏导

考前焦虑,考后兴奋,是多数学生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考前、考后自我调适的方法指导,是心理教育的最好时机之一。

4典型人物的宣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学生一般崇拜英雄模范的心理,引导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

5学生中的共性心理问题和个案跟踪研究

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开展教育、引导活动。个案跟踪研究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一个班级有六、七十个学生,难免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存在,比如多动症、抑郁症、学校恐惧症等,为了帮助这些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和心理障碍,班主任要建立个案,积累心理教育的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支持。班主任要利用家长会,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手段实现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配合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有人说,我们生命中经历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天使。而我们遇到的最多的天使就是我们的学生。在学生面前,我们是教育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一路有学生,与我们同行,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尽管前面要走的路还很远,该做的努力还有很多。行者无疆,任何困难算得了什么,因为,我们在和学生一起成长!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之大。”学生向老师获得专业知识给养的同时,我们老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吸取成长的养料。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用人格魅力带班,用知识魅力带班,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