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逐梦副副中心新闻发布会 )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打造“三个强县、两个高地、一个家园”—— 奋进方城 逐梦南阳副中心
作者:  于晓霞


本报记者 于晓霞

10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非凡十年 逐梦副中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方城县专场,方城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单位负责人通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方城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过去十年,是方城县发展的“黄金十年”。方城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心用力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聚焦工业产业、乡村振兴、城市提质、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经济强县、文旅强县、生态强县,打造开放、创新高地,共建幸福美好家园(“三个强县、两个高地、一个家园”),圆满完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踏上了逐梦南阳副中心城市的奋进新征程。

 

兴工强县阔步向前

方城县坚定不移“兴工强县”,突出开发区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坚持“大抓招商、大抓工业、大抓项目”,目前形成了装备制造、超硬及硬质合金材料、医药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工业产业已经步入了提速提质发展的“快车道”,

育大产业。以轴承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是全省五个轴承产业基地之一,产值仅次于洛阳;以超硬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人造金刚石产销量占全国56%、全球45%,连续三届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以道地中药材基地为支撑的医药制造产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

做强企业。围绕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全力搞好服务,培育一批行业明星。中南钻石是超硬材料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蝉联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成为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是人造金刚石、培育钻石行业头部企业;神州灵山规划新上培育钻石压机1000台(套),打造全国及全球最大的培育钻石生产基地;永泰磨具夺取全国创新大赛优秀奖,砂轮产量位居全国前三;煜众机械五轴立车加工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企业的落地生根、做大做强,成为方城制造业的生力军。

引好项目。钢球产量全国第一的钢球行业上市企业—力星股份、全国乘用车出口量第一的奇瑞汽车、旋流器占全国近75%份额的单项制造业冠军企业的海王集团先后落户方城。此外,引进深圳钻仓,建设集切割、打磨、镶嵌、展示、交易为一体的中国方城钻石港;引进汇拓轴承、云扬钢球和外资希恩凯、桦晟电子等一批知名企业,为发展助力。

优化服务。在硬件环境上,投资近30亿元,着力做优开发区平台,为开发区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软件环境上,简化办事流程,实现“园区的事务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区”;落实“企业宁静日”制度,做到“无事不扰,随喊随到”;精准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符合兑现标准的当月审核、次月兑现;设立担保池、倒贷池等畅通企业融资途径,为企业融资3.6亿元。

 

乡村振兴日新月异

以巩固脱贫成果为基础,以衔接乡村振兴为核心,方城县聚力乡村建设,探索示范片区,着力走出契合县情实际、具有方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打造“一对一”帮扶队伍,建立县直部门“5+2”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数据监测共享,积极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做到返贫致贫风险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累计识别监测对象3217户9216人,通过帮扶实现风险消除1192户3094人。

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打造集产品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一体化”的农村产业链条,强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功创建丹参、黄金梨、红薯3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家休闲农业观光园,打造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县级龙头企业33家,通过引导生产、带动就业等形式实现20余万户农户受益。

探索创新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环保攻坚“三位一体”联片治理模式,高标准设计二郎庙镇“旅游+林果花卉种植”、杨集镇“旅游+畜牧养殖”、广阳镇“工业+龙头企业”、独树镇“红色旅游+农业产业”四大县级综合片区规划,引导其它乡镇精心打造各自综合片区。目前,方城县15个综合片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亿元以上,建设完成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200余个,片区建设初具规模。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治理“六乱”、开展“六清”,累计清理农村垃圾堆4.6万处、残垣断壁1.3万处,整治乱搭乱建4560处,坑塘2039个,“空心院”2.5万个。同时,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推进农村“四旁”植树绿化,高标准打造100余公里国、省绿色通道,打造“五通”“五绿”“五美”的美丽乡村。

 

宜居城市魅力彰显

这十年,城市建设跨越发展。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工程300余项,总投资43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28万人,城镇化率上升到44.8%,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这十年,城市功能日臻完善。郑渝高铁、周南高速建成通车,方唐、方汝高速开工建设,县域“十纵十横三环一连”骨干路网初步形成。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累计实施城中村改造28个,提升老旧小区27个;教育教学质量跨入全市第一方阵,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普遍提升,开通城区公交运营线路10条,5G网络实现城镇全覆盖,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这十年,城市品位显著提高。总投资30亿元的“三河一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初见成效,阿衡公园等“四大主题公园”和16个节点游园全面开放,形成8000亩绿化景观带、3500亩景观水面、7500米绿色长廊,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02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初步实现中心城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分布均匀的城市绿化系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发展更具魅力。

这十年,城市管理不断规范。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城区道路清扫保洁面积389万平方米,日清运垃圾520吨,推进窨井盖治理,搭建数字化城管平台,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打造整洁有序、干净卫生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