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我市打出“组合拳”拉动经济增长——
让市民的购物车更满更丰富
本报记者 李金玺
9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非凡十年 逐梦副中心”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重点介绍我市扩内需促消费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拓宽消费服务领域,健全商业体系,创新发展流通方式,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有力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看点一:多领域促销 发放零售类消费券17万张
☆近年来,市商务局围绕季节性消费和重要节假日消费热点,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连续两年出台促消费活动方案,统筹财政资金5325万元,围绕购物、百货、家电、住宿、餐饮、加油、旅游、汽车八大行业,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
截至目前,发放零售类消费券共17万张,带动消费金额5159万元;持续开展“惠车促消费活动”,补贴车辆2991辆,带动消费3.95亿元;突出抓好劳动节、端午节及暑期等消费节点,组织各大家电企业开展“红利一日”、“工厂让利”等促销活动,今年1至8月销售额累计9400万元,促进了市场繁荣持续向好;督导各县区同步推进促消费活动,市县协同、集中发力、全面推进的促消费格局初步形成。在政府消费券的带动作用下,今年1至8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9.61亿元,同比增长3.7%,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居全省第一位。
看点二: 城区市场外迁 健全流通体系
☆我市围绕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构建“1+4+6+N”的商贸布局,着力打造白河湾中央商务区核心商圈,老城区、滨河路、白河南、高铁新城4个区域商圈,提升中心城区商业能级,丰富商业业态。城区消费品市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1年城区消费品零售额超过785亿元,2013年至2021年年均增长7.1%。
☆我市将按照“先建后迁”的原则,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中心城区外围新建建材陶瓷市场、农产品市场、汽车及汽车后市场、钢(铝)材市场、家具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六大专业批发市场,承接中心城区老旧市场的外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我市将打造南阳综合物流分拨中心和南阳卧龙现代物流片区、南阳现代冷链物流片区、南阳高铁商贸物流片区等3个专业物流片区,着力构建“1+3+N”现代物流体系。
☆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下沉供应链网络,培育一批区域性、本地化县域龙头连锁流通企业,改造提升乡镇商贸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新型乡村便利店,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补齐县乡流通短板。
看点三:培育网上带货 赋能产业发展
☆我市采取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开展电商直播实操技能培训,为学员如何运用“直播”方式来推动产品销售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实操支撑。积极培育本土网红主播,培育了“晨晨”“吴大爷”“熊嫂”等知名主播,促进南阳网红带红南阳产品。
☆积极营造电商直播活动氛围,鼓励全市电商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电商从业人员等广泛应用电商直播新模式。联合抖音直播、淘宝直播、快手直播等知名企业,召开论坛和直播带货活动,鼓励企业通过发展直播电商,赋能产业发展。
☆加快建设直播电商基地,加快直播电商产业聚集。鼓励直播电商促进传统商贸领域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直播电商全天候带货特点,引导传统商贸最大限度利用品牌货和线下店两大资源,开拓“线下打烊、线上开播”新运营模式。坚持与专业市场货源错位竞争,鼓励传统品牌参与电商直播,用直播带动销量。培育一批网红品牌,推动我市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
看点四:线上线下融合 电商平台势头猛
☆目前,我市本土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牧原集团旗下的聚爱优选平台成立三年销售额已超10亿元,工业类电商平台云防爆、爆团猫整合全国防爆产业上下游2000余家企业入驻,打造成防爆行业一站式供应链平台,平台年交易额超10亿元;
☆电商新技术新应用得到积极推广,主播带货新模式在探索中成熟,“直播经济”强势发展,目前,全市已建设直播基地20多个,其中镇平县真玉天地电商基地入驻主播达2400家,年销售额超10亿元,成为全国知名的珠宝电商直播基地。
☆跨境电商势头迅猛,在2021年全国10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中,南阳取得了第二档的佳绩。2021年,我市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34.2亿元,今年前8个月,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07.4亿元,增长41.3%。
☆农村电商流通体系逐步健全,截至目前,已建成13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分拨中心、18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和物流配送服务站、249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通过以乡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为支点,基本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快递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