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稿)
用营商“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
陈向阳
《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始步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条例》是我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效”改革的法治成果,对于进一步清除市场壁垒,优化营商“软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环境越优,活力越大,发展越快。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抓紧抓实,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将每月16日定为企业服务日,组织各级干部分包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率先设立5月18日“南阳市企业家节”,并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建立“畅聊早餐会”会商助企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南阳市企业服务中心,建成“兴企网”,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此次《条例》在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的就是给市场主体投资兴企保驾护航。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就地方经济而言,招商引资是一项低成本、见效快、高回报的捷径,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可以吸引很多行业的支持并且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企业发展无止境,优化营商环境也永远在路上,此种优化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护作用。各种新举措,打的是“组合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努力构建起南阳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这无疑给各类市场主体吃下了“定心丸”。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相信随着《条例》的全面落地实施,一个“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国内一流”的亲商重企氛围,必将成为我市营商环境新标识,助推南阳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从而打造起更具竞争力的南阳营商环境新高地,加速争先进位,培育服务企业“南阳品牌”。
明天,一个更加优质的营商土壤,将让企业家们在南阳更加心无旁骛谋发展,激发更多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也将给南阳带来更多机遇,为加速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赋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