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下热议“河南这十年”南阳专场主题新闻发布会
作者:  王鸿洋

接续奋进    实干拼出下一个辉煌

——全市上下热议“河南这十年”南阳专场主题新闻发布会

本报记者 王鸿洋

不负重托,十年成就彰显伟力;意气风发,奋进副中心建设新征程。

9月22日,作为“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辖市首场——南阳专场新闻发布会在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

《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以10个整版篇幅,多角度、多形式刊发了相关报道,南阳日报社旗下政务新媒台、“直播南阳”云播台、“梅溪视频”云视台、南阳网等新媒体进行了全方位推送。连日来,发布会相关报道成为全市上下热议的话题。大家纷纷表示,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内容,展现了南阳儿女奋力出重彩的努力与成效,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同时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坚定发展信心    做强产业支撑(小标题)

“经济总量达4342亿元,稳居全省第三”“月季和艾草产业年产值分别达30亿元、11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和70%”……一串串数据浓缩了南阳产业发展的非凡十年,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坚定信心。

“我们一定会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卧龙区委书记吕志刚、社旗县委书记张荣印、官庄工区党工委书记李冠淑等一致表示,要按照“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锚定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强力实施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全面提升主导产业支撑力、传统产业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力、现代服务业引领力,以一域之精彩为全局添光彩。

市商务局局长杨振中、市招商投资促进局局长徐明表示,将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在补链延链强链中的主渠道、快捷键作用,聚焦全市21个重点产业链,瞄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地区、中部地区“五大战区”,紧盯头部企业、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三类企业”,持续招大引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积蓄动能。

 

聚焦群众关心    增进民生福祉(小标题)

这十年,南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心城区17所完全学校建成投用,医共体改革打通了就医“最后一公里”……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

作为基层工作者,唐河县临港街道办事处主任孙丽、宛城区五里堡街道办事处主任马宁、卧龙区武侯街道北京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彭明星同样感到振奋,并纷纷表示,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加强民生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让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乡村振兴局引发强烈反响,局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在新的征程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推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有关具体工作。

 

彰显科创决心    强化科技赋能(小标题)

院士工作站6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0家、高新技术企业353家……十年来,南阳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取得了可喜成绩,并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光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智超、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创奇、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高英新等企业界代表纷纷表示,南阳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市委、市政府对企业的重视和对企业家的尊重让人振奋,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市科技局局长张梅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全市科技部门将着力打造以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围绕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更多“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