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已成为我市营商环境新标识…………
南阳,在腾飞的大道上愈走愈稳
本报记者 于欢
我市在2021年度重点民生实事综合考核中居全省第二位;
全市累计存量市场主体达到817100户,其中企业189211户,同比增长16.58%,市场主体总量和增量稳居全省第二位;
“宛快办”APP荣获中国城市APP综合示范奖。成功创建国家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连续16个月在全国城市信用监测中排名全省第1;
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已成为我市营商环境新标识……
9月15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非凡十年 逐梦副中心”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中心、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通报《南阳市实施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相关内容并答记者问。
细品这份报告,举措力度大、涵盖范围广、措施全、手段新、效果好,可以真切感受到我市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成果的新变化与新高度,彰显了我市全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努力实现营商环境全省先进、全国一流的信心与决心。
亮成绩
营商环境日新月异
今年以来,全市共新发展市场主体142508户,其中企业24944户;全市累计存量市场主体达到817100户,其中企业189211户,同比增长16.58%,市场主体总量和增量稳居全省第二位。
在全省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8位,较2020年度进步2个位次。其中指标得分居全省第5名,进步5个位次;企业满意度得分位居全省第8名,进步7个位次;淅川、唐河、新野、南召4个县居全省103个县(市)前30名;卧龙区居全省54个市辖区第8名。
在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信用环境指标连续2年位居全省第二;截至7月31日,我市在261个地级城市总体信用排名中位居全国第55位,已连续16个月位列全省第一。
2021年度重点民生实事综合考核居全省第二位。
在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政府采购”指标全省排名第四位,较上一年进步了9个位次。
我市办理建筑许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4.5-31天被省深改办列为红榜通报表扬。
今年前8个月,我市外贸进出口值167.3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值居全省第4位,比去年同期增长69%,进出口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
说举措
亲商重企已成南阳新名片
政务服务“极简极优”品牌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模式,成为全省唯一政务服务改革市级大厅“综合窗口”运行试点,“宛快办”APP荣获中国城市APP综合示范奖。成功入选国家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试点市。
市场服务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全省首个开发应用“评标数字见证智慧监管系统”。设立全省首家出口退税周转金资金池,出口退税由1-3个月压缩至3个工作日,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法治环境建设水平不断增强。成功创建国家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连续16个月在全国城市信用监测中排名全省第1,淅川、邓州成功创建河南省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率先在全省成立投资者保护联盟,成立全省首个工商联(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市人大牵头制定出台《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从制度层面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宜居宜业环境日新月异。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白河流域EOD项目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试点。成立运行全省首家“人才发展集团”,大力推进“诸葛英才计划”网上一站式服务平台、人才公寓、人才服务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省率先打造“六专六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擦亮服务企业的“南阳品牌”。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将每月16日定为企业服务日,组织各级干部分包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率先设立5月18日“南阳市企业家节”,并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建立“畅聊早餐会”会商助企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南阳市企业服务中心,建成“兴企网”,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形成南阳亲商服企的“新名片”。
话愿景
誓让南阳经济社会更美好
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确立的战略目标,我市将持续实施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狠抓问题整改提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对标国内最好水平,从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
到2023年,营商环境评价的31项一级指标全面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建成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
到2025年,31项一级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南阳营商环境建设进入全省领先、全国先进水平,建成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