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是西在全市2022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强调
尽心竭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做强支撑
王智慧主持
本报讯(记者陈琰炜 赵倩)9月9日,市委书记朱是西在全市2022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强调,树立“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理念,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6652”工作要求,尽心竭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名副其实的“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为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强支撑。市长王智慧主持。
金浩、张富治、薄学斌、马冰、李鹏、李永、陈英杰、周天龙、阿颖等出席。
会议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对2022年教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记功嘉奖的决定》,为全市教育工作二等功集体、二等功个人以及“南阳最美教师”、“优秀特岗教师”、第二批“教育世家”代表颁奖,镇平县委书记艾进德、内乡高中校长彭丰功、市十五小教师王燕、方城县独树镇扳井小学教师张莉等作典型发言。
朱是西指出,建强副中心、教育是大计,必须发展教育、点亮希望。要坚持“学有所教”,发展更加充足的教育。定规划,尽快调整完善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编制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快建设,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扩容普惠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五年规划、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强整合,统筹撤点并校、集中办学后的学位资源和教师编制。要坚持“学有优教”,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聚焦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爱人民,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主体,使其主动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强化教育改革,紧抓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两个支撑,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要坚持“有教无类”,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提高集团化办学覆盖面,健全各类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深入落实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坚持“分类施教”,发展更加科学的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朱是西要求,教育要振兴、教师是关键,必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打造名学校,培育更多名教师,打造更多名课程,培育更多好学生。要培养名校长,各位校长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教师、第一职责是管理、第一要务是发展,壮大教育龙头、打造教育旗舰、培育教育品牌。各级教育部门要坚持“教育家办学”理念,努力让更多名校长带出更多名学校。要壮大名师队伍,广大教师要以师德为先,做立德修身的好榜样,以能力为重,做研深覃精的大先生,以学生为本,做启智润心的引路人,以奉献为荣,做照亮前路的燃灯者。要为教师办好事、解难事,解决好住房、医疗、职称评定等问题,做好“加法”、待遇留人,做好“减法”、减负降压,做好“乘法”、加大培训,做好“除法”、改革赋能,让大家政治上有荣誉、职业上受尊重、社会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
朱是西强调,办好大教育、履责要到位,必须各方给力、人民满意。要真重视、真优先,守好教育事业桥头堡。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做到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难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保障。要集众智、聚合力,当好教育发展服务员。要凝共识、领风尚,营造崇文重教好氛围。通过发展高质量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升学率,提高被教育者的幸福指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王智慧指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信心决心、坚持优先发展不动摇。必须聚焦重点关键、补齐短板弱项,坚定不移扩资源、提质量、促改革、强保障,推动教育均衡内涵发展。必须建强过硬队伍、打造育人先锋,推动南阳教育事业不断迈向新台阶。
会议还对当前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要切实抓好经济运行,出真招加快补齐短板,认真做好“三个一批”活动,确保三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要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扎紧“四个口袋”,落实“四方责任”,确保长周期实现“四个零”目标。要切实抓好安保维稳,全面排查隐患矛盾,限期整改到位,做好节日期间值班值守,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切实抓好“三秋”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要集中精力抓发展,心无旁骛、聚精会神,认真开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集中精力把南阳建设好、发展好。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县市区设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