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统计监督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 朱是西主持并讲话
作者:  记者陈琰炜 赵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统计监督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

朱是西主持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陈琰炜 赵倩)9月9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更高水平法治南阳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市委书记朱是西主持并讲话。

薄学斌、马冰、李鹏、范勇、李永、陈英杰出席,张生起、张富治等列席。

会议强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科技创新、院士制度、资源节约、农地改革、乡村卫生服务等作出重要部署,为我们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要深入实施创新创业行动,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大力开展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引导牧原等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加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在创新资源丰富地区建立“科创飞地”。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力争21个重点产业链都有知名院士加持、大院大所加盟、科创团队加力,同时建设一批高层次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产业技术创新“排头兵”凝聚一流创新人才,持续迭代升级人才政策,用好“南阳籍院士专家故乡行”等载体,广泛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完善“全职+柔性”招才引智机制,鼓励企业探索设立“人才飞地”、离岸孵化器,加快引进一批能引领和带动重点产业发展的人才。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推广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项目组织实施新模式,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提升科创人员的积极性能动性。要坚持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加快转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把节能降碳增效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持续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争创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无废城市”。加强节能降耗全过程管理,严控“两高一危”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培育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要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高质量做好改革试点工作,力争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南阳经验”。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持续巩固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对发展落后的乡村医疗机构加大财政补贴,加快推进村卫生室建设进度。优化资源布局,使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推进县、乡、村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编制动态调整、业务考核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会议传达学习了上级有关统计监督文件精神,指出要提升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统计工作决策部署,遵循统计工作规律,筑牢数据质量基础,准确监测评价经济运行状况,提升统计监督的有效性。要优化统计服务,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统计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拓展统计监测领域、提高监测频次。加强统计分析研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提升统计分析报告的深度和质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要提升监督效能,严格履行统计法定职责。坚持实事求是、应统尽统,做到对统计数据质量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决杜绝统计造假。推动统计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等其他各类监督方式统筹衔接、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加大问责力度,坚决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切实严明奖惩,以高效能统计监督服务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

会议听取并研究了《更高水平法治南阳建设实施方案》,强调要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铸魂定向的根本原则、科学完备的系统思维、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把牢依法治市正确航向。要聚焦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落实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加快完善法治制度体系,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和建设中医药名都等领域的法治保障,根据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的需要提出立法计划、提供法治保障。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深化司法综合配套改革,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依法防范风险、打击犯罪、化解矛盾,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实施府院联动,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着力打造全国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要聚焦目标任务落实,全面压实责任,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法治建设责任担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履职能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市落到实处、取得良好效果。

会议听取了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汇报,指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真正让市场主体和群众在南阳办事方便、快捷、高效、成本低,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升软实力。要坚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合法经营、安静生产原则,严格落实企业安静日制度,避免增加企业负担。要常态化开展月度监测,及时排查营商环境落后的风险点,高效解决到位。要邀请有信誉、有品牌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公正公平、让人信服。要坚持无感知评价,一月一评价、一排名、一奖惩,完善争先创优机制,激发各有关单位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市级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加统筹协调度,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分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各项目标任务。

会议还听取并研究了南阳市市直事业单位聘任制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南阳市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实施办法(试行)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