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已实现、覆盖城乡的中医药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市10204家各级各类在册医疗卫生健康机构助民健康……
“健康南阳”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于欢
实现了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和全市街道、社区、乡镇和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
张仲景博物院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代表入选“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覆盖城乡的中医药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全市10204家各级各类在册医疗卫生健康机构助民健康,医联体、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初步形成……
9月8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非凡十年 逐梦副中心”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体委、市教育局、市中医药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就我市卫生健康体育事业发展情况和健康南阳行动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一组组耀眼的数据和一项项务实的举措,展现了健康理念深入我市民心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多维度勾勒出健康南阳城的新面貌,一幅全新的美好健康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亮家底
他们呵护你我健康
截止目前,全市(含邓州市)现有各级各类在册医疗卫生健康机构10204家。
其中:三级医院19家(含三甲8家:市中心医院、南阳医专一附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南阳南石医院、市中医院、南阳医专附属中医院、南阳张仲景医院)。
二级医院63家(其中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9家,二级甲等专科医院6家),创建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乡镇卫生院2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家,村卫生室693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71家。
中医医院65家(其中三级中医医院4家、二级中医医院14家)、中西医结合医院9家,中医诊所588家。
全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总数6.49万张,开放床位7.27万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0.36万人(含邓州市)。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4万人(含中医类医师1万余人);执业护士3.93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33人,注册护士达到4.04人。
全市各级、各类体育部门俱乐部、体育场馆2230家,体育指导员3.37万名。
话成绩
举措得当成效显著
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区县覆盖率10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1.64%、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91.58%、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1小时、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100%、配备专职校医或保健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达73%、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覆盖率达100%、65岁以上老年人规范化健康管理覆盖率达70.36%。
医联体、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初步形成,更多群众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张仲景博物院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代表入选“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覆盖城乡的中医药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健康中原行动推进办在全省筛选确定的24个典型经验案例中,我市的全民健身行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和卧龙区医养结合4个案例成功入选;
开展“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通过家庭中医师签约,做好“一老一小一残一优抚”和慢性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为居民提供中医药基本医疗服务,2022年6月至今已签约超过400万人。
目前,我市已创成各类体育特色学校350所,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运动场馆建设,达标学校的比例达到了94.2%,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的比例达到了100%。
实现了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和全市街道、社区、乡镇和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
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5平方米。全市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全部免费或低收费惠民开放,年均服务健身群众300余万人次。
我市已创成各类体育特色学校350所。全市3.37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全部投身体育志愿服务,为健康南阳贡献力量;
这16项行动 助力“健康南阳”目标实现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控烟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癌症防治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呵护祖国花朵 我们这么做
把青少年学生健康纳入健康南阳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健康的措施更加完善。认真落实教育部“一增双减三保障,五项管理促健康”。
目前,我市已创成各类体育特色学校350所,其中,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92所、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特色学校8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5所、全国青少年排球特色学校2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4所、省级武术特色学校9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18所。
每年市级开展以“奔跑吧少年”为主题的田径、足球、篮球等系列体育竞赛活动,激励全市体育教育和技能水平提升。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落实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时间1小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课率接近百分之百,每一年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开展学科类培训机构集中整治行动。
突出加大体育健康教师补充力度、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运动场馆建设、加强政府考核保障的“三个保障”工作。
加强“五项管理制度”落实,统筹做好手机、作业、睡眠、读物和体质这五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