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晚报用稿)全力打造“两地一都”,南阳中医药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阔步在中医药强市建设大道上
作者:  于晓霞

全力打造“两地一都”,南阳中医药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阔步在中医药强市建设大道上

本报记者  于晓霞

 

打造“两地一都”(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建设中医药强市,我市做了哪些工作?9月7日,在我市举行的打造“两地一都”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市中医药发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打造“两地一都”建设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2年,是南阳市打造“两地一都”的第一年,也是落实南阳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建设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启动之年。今年以来,市中医药发展局抓住机遇,落实省“十大战略”,结合“两地一都一中心”(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战略目标,着力将中医药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为助力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中医药力量。

 

打响张仲景品牌  打造全球中医圣地

打造仲景品牌节会。设立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仲景论坛,打造国际级的中医药行业盛会。目前我市已举办15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9届仲景论坛,累计邀请院士、专家和国医大师等中医界泰斗400多人次,来南阳讲学论道、研学经方,南阳市中医药在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策划创办“医圣拜谒大典”。在正月十八张仲景诞辰日、端午节等重要节日举办医圣拜谒大典,以医圣祠为主会场,在国内、海外设立分会场,同步举办拜谒大典,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办“中医药文化夜市”。自6月份开始,组织各县市区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惠民活动,每周举办2-3次,使广大群众在避暑纳凉的同时,享受到中医义诊、特色疗法体验、中药材辨识、中医药文化科普等服务,目前已陆续开展100场,惠及群众30万余人次。

举办“南阳首届健身气功八段锦锦标赛”。由市中医药发展局牵头,联合市卫健体委、市直工委等部门举办“南阳首届健身气功八段锦锦标赛”。比赛于6月24日启动,为期两个月,涵盖了各个行业和各年龄层次,是我市首次举办的高层次、大规模的健身气功比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依托张仲景博物院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打造全省中医药“一带一路”桥头堡,引导医疗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设立仲景馆、中医药培训教育基地等,推进南阳中医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市中医院开设“南阳市中医抗疫国际远程医疗中心”,充分发挥仲景经方在抗疫中的优势,进一步宣传推介南阳中医,将仲景医药文化传播至海外,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打造全国中医高地

 

打造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南阳市中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合作共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打造辐射豫鄂陕毗邻区域的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今年7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在南阳市中医院正式挂牌成立。

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开展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活动”,为居民提供中医药基本医疗、治未病、疾病康复等服务,重点服务“一老一少一残”。从今年6月份启动以来,目前已签约400多万人,计划到2022年底覆盖常住人口的90%。

打造龙头中医院——南阳市中医院。将南阳市骨科医院整体并入南阳市中医院,做强骨伤学科。规划建设市中医院“一馆六院多中心”,“一馆”即仲景馆;“六院”即打造六个“院中院”,包括:骨伤医院、脑病医院、儿童医院、肛肠医院、肿瘤医院、康复医院;“多中心”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快速提升中医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市中医院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河南中医药大学豫西南硕士点,力争今年底跨入全省前列,力争2022年底跨入全省前列,1-2年时间争当全省地级市中医院的“领跑者”。

 

推动中医药产业升级 打造全国中医药名都

实施宛药振兴计划,打造“宛药经济走廊”。依托“两山两源”中药材资源优势,在淅川、西峡等地布局种植基地,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90万亩,年产值70亿元。打造龙头中药企业,支持仲景宛西制药、河南福森药业等企业做大做强,快速发展。

实施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建设全国艾草种植加工基地、研发基地、交易中心,打造以卧龙区、宛城区为中心,打造辐射各县(市、区)的“中原艾谷”“世界艾乡”。目前艾草年种植面积近30万亩,注册种植加工企业1551家,批发零售3132家,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稳居全国第一。

实施“中医药+”计划,培育健康产业新业态。建成9个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评选出10个“南阳市康养旅游基地”、30个“康养礼物”。规划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卧龙区紫山麒麟湖、鸭河三个中医药康养片区,建设宜居、宜养、宜游的中医药康养综合体,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城。

 

●中医药五大标志性工程


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工程

2021年12月,张仲景国医大新校区正式开工,位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占地3000亩,一期1623亩。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张仲景国医大学作为河南省2022年度首批拟设置高校,向教育部提请验收。

围绕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以张伯礼院士牵头的专家咨询组,对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和大学规划进行指导,着力打造中医药高等教育创新高地。

医圣祠文化园工程

以医圣祠为核心,打造集文物保护、收藏展览、文化交流、中医诊疗、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医药文旅综合体。

项目于2020年7月启动,总投资56亿元,一期占地432亩,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中轴线主体建筑已全部实现封顶,同步启动张仲景博物馆陈展设计和文物征集,计划2023年5月12日一期开园,2023年底二期主体完工。


南阳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

为彻底解决南阳市中医院面积狭小、发展空间不足难题,我市实施南阳市中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将新院区和张仲景国医大学新校区一体规划建设,列为全市民生工程全力推进。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70亩,一期196亩,投资12亿元,设计床位1500张,总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一期于2021年12月开工,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已完成,计划2022年底完成地上结构施工。


张仲景实验室建设工程

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仲景国医大学、南阳市中医院、宛西制药、福森药业等企业,整合南阳医专、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经方和艾产品研发资源,启动“张仲景实验室”规划建设工作,争取加挂“河南省张仲景研究院”牌子,为南阳打造全国中医高地提供科技支撑。

8月初在河南省科学院召开了座谈论证会,当前正在对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卧龙艾草产业园建设工程

由市产投投资建设卧龙艾草产业园,项目位于卧龙区蒲山镇,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总投资30亿元,总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建设集生产、科研、展示、体验、电商、交易、物流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项目已于2021年11月开工,目前南区项目部(办公区、生活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剩余22栋部分厂房已封顶。北区完成施工设计图,项目正在稳步建设中。


中医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