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默河水清白鹭飞
作者:  王好学

本报讯(特约记者樊翠华 通讯员王伟栋)如今在河南省内乡县,默河“容颜”之巨变令人惊诧:四年前绵延百里的“臭水河”嬗变为水清岸绿的“碧玉”带,总投资12亿元的默河综合治理工程使原本浑浊腥臭的“臭水”华丽变身河畅、水清、堤固、景美的景观河,特别是多年未见的白鹭大雁等的珍贵鸟种再度“回归”,成为“网红”打卡点。

主河道长55公里默河是内乡县境内的第二大河流,,控制流域面积607平方公里,润泽沿河两岸居民9万余人。年来,百里河道黑水臭水泛滥,没有鸟、没有鱼,被群众戏称为“墨水河”;两岸边坡崩塌严重,生活垃圾堆积;河道中阻水建筑、障碍多,行洪能力差,水流不畅;沿线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连接河道两岸桥梁少、且建设标准低,给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高标准对默河实施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的需要,更是民心所盼。为此,该从四年前开始高位谋划默河水环境“四水同治”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2.13亿统筹考虑河道行洪安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和沿岸乡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治理两岸堤防及道路建设桥梁24座液压坝污水处理厂火和配套污水管网游园等。河道综合整治措施之全、标准之高、投资之大为内乡历史之最,被列为省“四水同治”重点项目。

在工程建设上采取疏浚与调蓄相结合、边坡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源头治理与回收利用相结合的模式,对37.96公里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将积累数十年的淤泥、垃圾清走,河道平均宽度由原来的15米增加至35米,在多个位置建坝蓄水,为周边农村居民灌溉提供了很大便利,在合适处修建桥梁24座,极大方便了两岸居民的出行。同时在项目流经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网,对四个镇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经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再排入默河,确保了河道排入源头水的质量。在河道外合适位置建游园,安装健身器材、建设生活广场、打造绿化景观,形成一条兼具城市防汛与生态保护、休闲游憩、展现文化的郊野滨河绿廊。

  

   如今的默河水清岸绿、波光倒影、桥梁飞架、夜景璀璨。这桩民生工程惠及乡镇9万余名群众,被评为南阳“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民生实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