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县富民“成高原”
本报记者王好学
县域强则全市强,县域兴则全市兴。
南阳县域人口、面积分别占全市的84%、92%,县域经济对全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十年来,我市以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持续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一年来,我市强力推进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三个倍增计划,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快“成高原”。
累累硕果,镌刻着砥砺奋进的鲜明印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县域经济(十一个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7亿元,同比增长4.9%,经济总量占全市的73.2%,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6%,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对南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竞相发展,县域经济快“成高原”(小标)
县域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体,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
我市各县市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开展县域经济“成高原”行动,立足自身区位特点因地制宜,以产业为基,统筹城乡发展,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组数据,见证了去年我市县域经济向心发展、竞相出彩。
——谋划汉江、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规划项目1482个,总投资7503亿元。
——整合提升先进制造业开发区15个,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539个,完成投资428亿元,启动老旧小区改造294个,开工保障房1.27万套。
——7个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邓州市突破20亿元。西峡县成功创建全省第二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
——新建高标准农田71.5万亩。月季、玉兰、艾草等规模稳居全省第一,“南阳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19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成销售收入107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462公里、改厕14.6万户、治理坑塘4580个。
——新创建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4个、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1个、农业产业强镇3个、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千万工程”示范村65个。
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一批产业先进、充满活力、城乡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富裕的现代化强县,正阔步走来,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筑牢基石。
聚力开发区,崛起经济增长极(小标)
初秋时节,在社旗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森霸传感公司里的一个个安装了传感器的产品吸引客商驻足观看。该企业是南阳传感器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扩产建设的晶圆基片加工及镀膜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
县域经济发展,开发区是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我市不断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推行“专营店”发展模式,推动开发区聚焦主业、提档升级。各开发区产业集群集聚态势正在形成,科技引领作用持续增强,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成为我市打造21个重点产业链和千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关键支撑。去年,开发区创造了全市7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60%以上的工业投资、65%以上的工业利润,为南阳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在开发区建设中,各县市区突出规划引领,锚定主导产业,围绕全市“5+N”产业集群,聚焦21个重点产业链,坚持“一链一策”“一群一策”合力推进。目前,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两个产业正在向千亿级迈进,数字光电、汽车及零部件、电驱(防爆)、肉食品加工等一批超百亿级产业链正发展壮大。内乡肉食品加工产业、淅川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城轴承产业、新野纺织服装产业、南召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县域开发区建设风生水起。
今年上半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主导产业投资140.12亿元、增速35.4%,主导产业增加值152.88亿元、增速9%,较去年有明显提升。各县市区正结合自身优势,把各具特色的开发区打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打造特色产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小标)
发展县域经济,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现实需要。我市各县市区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特色产业,努力推动城乡贯通融合发展。
经济要发展,交通是先行。我市持续加密县域高速公路网,推进实施高速公路“双千工程”建设,推进唐河复航工程建设,形成豫西南连接长江经济带的便捷水运通道,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善普通干线公路网络,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为县域经济跨越腾飞奠定战略性基础。
打造特色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领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牧原肉食品、想念食品、科尔沁牛业、宛西制药、福森药业等产业化联合体快速壮大,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为富民强县提供有力支撑。培育壮大花、药、果、菌、茶“五特”经济,加快培育肉牛、月季、食用菌和猕猴桃等一批百亿级产业。积极培育休闲农业旅游、农耕文化体验、康养产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
突出城乡融合贯通,构建了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乡村为腹地的县域发展体系。高起点编制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县城规模。加快建设中心镇,着力培育一批国家级产业强镇和特色小镇,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强力推进乡村振兴,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牵引,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城乡融合,着力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在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县域经济发展机遇重大、信心十足。各县市区对标先进、加压奋进,努力谱写着更加绚丽的时代华章。
出彩南阳系列报道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