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阳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健开局,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458元。
2022年,“三农”工作重点发生历史性转移,全市上下奋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时间的刻度,标注出南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出的每一个铿锵脚步,记录下南阳干群勠力同心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每一处光辉印记。我市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优化衔接政策,创新帮扶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新时代田园画卷正在南阳大地渐次展开。
坚持“四个不摘” 扛稳责任
南阳集大盆地、大农业、大生态、大库区、大移民为一体,辖13个县市区、5个功能区,是全省脱贫人口第一大市,也是防返贫监测人口第二大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市立足新阶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关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殷殷嘱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赓续接力,乘势而上,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走正走好水源地南阳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之路。
——高位带动。市委书记、市长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率先垂范、下沉一线,经常不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解剖“麻雀”、推动工作。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上,不间断暗访调研,到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现场办公,研究谋划、指导推动工作。
——专班推动。成立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专班,全面构建了目标明晰到项、任务细化到条、举措精准到户、时间精细到点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
——载体驱动。以全域党建为总揽,以驻村帮扶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实驻村帮扶人员,实现对全市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脱贫村、有监测帮扶任务村全覆盖。
夯实组织基础,汇聚磅礴合力,有力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蓬勃之势在全市铺展开来。
抓好发展要务 守牢底线
道路整洁畅通、园区环境优美、车间宽敞明亮、生产有序繁忙……近日,记者走进唐河县东王集乡乡村振兴产业园,呈现眼前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该园区入驻11余家企业,从业人员600余人,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年完成税收200万元以上。
创新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是我市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的生动实践。通过推动联农带农产业项目就近向园区入驻,带动乡村劳动力就近向园区聚拢,在三产高效融合中育链延链强链,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嵌入农民增加收入,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南阳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路子。目前唐河、西峡、邓州等县市共规划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园51个,计划投入资金109亿元,已入驻企业124家,成为吸引内外企业投资的新高地。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发展既是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途径,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去年以来,我市逐步优化“1+3+N”衔接政策体系,通过创新开展“四提四稳”“四查四促”等专项行动、探索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消费帮扶、“院校+”等有力举措,以产业兴旺激活乡村振兴原动力,稳就业促增收,同时为乡村经济铆足发展后劲。
目前,我市共接收下拨中央财政衔接资金8.85亿元,其中用于培育发展产业的资金占73.12%。“花、药、果、菌、茶”五大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全市已发展月季15万亩、玉兰24万亩、猕猴桃43万亩、山茱萸45万亩、艾草24万亩,规模均居全省第一。全市已有8590个产业带贫项目,通过持续实施“双业”攻坚,探索形成了内乡牧原“3+N”、南召“林+N”等产业扶贫模式,完善产业就业扶贫体系,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在努力发展产业吸纳带动农民扩大就业的同时,针对弱劳动力、无劳动力等困难群体,一手抓牢防返贫监测,一手加强各类兜底保障措施。去年以来,全市共识别监测户25792户80529人,累计转移就业脱贫和监测对象劳动力22.75万人,建成“四集中”机构(场所)1481家、兜底保障农村特困人员9.8万人。
今年,我市创新实施“5+2”联动机制,压实卫健、医保等重点行业部门责任,凝聚齐抓共管合力,将动态监测预警信息与乡村振兴部门共享,实行定期推送,实现有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全面衔接转型 迈向振兴
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南阳广袤的田野上,一个个村庄已悄然发生巨变。
走进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韩营村,渠水清清,道路宽阔,青砖灰瓦的农舍错落有致,点缀在青山绿水间…通过改造传统民居、硬化道路、整治坑塘、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公厕等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大大改观,村民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昔日的贫困村被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小镇。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市锚定乡村全面振兴,紧紧牵住衔接政策优化调整的牛鼻子,相继出台82个政策文件,抓发展、促建设、强治理,擘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乡村新图景。
乡村建设加快步伐。深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市20户及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89%,实现了乡镇、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实施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项目337个,全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949个,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完善。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农村户厕改造、千村万塘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村庄绿化、村庄亮化“六大行动”为载体的集中整治行动,让美丽宜居乡村从“跃然纸上”到“映入眼帘”。
乡村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为重点,持续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举措。当前,脱贫村“夺旗争星”行动正在蓬勃开展,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鼓励引导脱贫村 “巩固提升旗”必夺,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五星”同争,比学赶超、逢冠必争,为我市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打基础、奠基石……
希望已播种在千里沃野,动能正汇聚于广阔农村,乡村振兴正当时。未来,南阳必将乘胜势,强气势,攻坚克难,奋发拼搏,谱写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