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第一书记10年接力 中小学职教集聚脱贫村
竹园沟村教育振兴起高地
本报讯(记者 贾林伟)9月1日,南召县第一所现代化农村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城郊乡竹园沟村新郑小学迎来首批新生。至此,竹园沟村聚集起1所幼儿园、两所小学、1所中学、两所职业中专、两所民办学校等教育资源,隆起成为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全省模范村。
曾是省级贫困村的竹园沟村,坐落在县城鸭河以东,4.1 平方公里沟壑里住着299户1059人,是省教育厅定点帮扶村。2012年9月至今10年间,省教育厅先后派出刘禹佳、张晖、方治强等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对口帮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对口帮扶,振兴教育,令竹园沟村焕然一新。2021年11月3日,城郊乡初中迁入竹园沟村新建校园,占地由原来20亩扩至78亩,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及标准宿舍楼等设施一应俱全,其中27亩塑胶运动场更是创下河南乡村学校诸多“第一”。 今年1月,新郑市对口援建项目竹园沟村公立寄宿制小学建成,36个教室可容纳本村学生和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约1800人。
同时,坐落在竹园沟村的南召县中等职业学校、南召县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也在职业教育崛起中融合型升级。省教育厅援建的竹园沟村电商产业实践基地,也是南召中专电商直播实训基地,培养出殷泽田等学生主播。现任第一书记方治强,协调争取资金在竹园沟村,打造南阳市产教融合融合示范区。据悉,南召县与南阳师院联合建立的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学院、与南阳农职院联合建立的丹霞产业学院,均将落户竹园沟村。
教育赋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更为乡村振兴提供澎湃动力。在郑州师院读大二的杨逍,是竹园沟村南岭组首个本科生,哥哥4年前是本组第一个大学生。近两年,全村考上大学约36人,其中一本11个。2020年毕业的大学生魏新志返乡,搞起专业电商直播,专销包括本村红桃品牌在内的“南召十宝”。据统计,去年竹园沟村人均收入1.2万元,今年动态监测户7个家庭21人。
10年间,竹园沟村由一个贫困“锅底”村崛起为闻名遐迩的乡村教育高地。2022年至2035年乡村振兴规划显示,竹园沟村将打造“桃李满天下”教育小镇,实施“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策略,建成伏牛山腹地新时代“桃花源”。
点评
教育兴,乡村兴
志 文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
10年来,河南省教育厅持续重视定点帮扶南召县竹园沟村工作,党组一班人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全力推进竹园沟村迈向乡村振兴,特别是在竹园沟村教育发展上累计投入和引进资金5.6亿元,助力规划南阳市产教融合示范区、援建新的城郊乡中、新建新郑小学,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教育、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有学头”,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让乡村学校“缩差距、共成长”。特别是城市学校和高校广大师生走进乡村、贴近群众、服务一线,一批又一批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用到乡村,使高校与乡村学校紧密结合、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