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南阳市教育局
作者:  赵明禄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南阳市教育局

本报记者  赵明禄

8月30日,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南省共有13位公务员个人和6个公务员集体受到表彰。南阳市教育局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这是我省教育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近年来,南阳市教育局立足为民惠民,勇于改革创新,强素质创一流,优服务树形象,锻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教育铁军”,办好学生舒心、家长放心、教师安心、全社会广泛点赞的南阳教育,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等多项省、市级荣誉,连续6年被市政府记基础教育突出贡献集体二等功。

坚持政治统领,把准改革发展“方向盘”

近年来,南阳市教育局牢固树立“以教育的精彩引领南阳更加出彩”的理念,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建设教育强市为总目标,以践行新发展理念、打造新使命教育为两大任务,以优质、均衡、公平为三大主题,以教学优、结构优、队伍优、保障优为四大抓手,奋力打造与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美好教育。

南阳市教育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富有南阳特色的评价体系,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上,带领全市教育系统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大道上行稳致远。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学生心中种下“两颗种子”:一颗是爱国的“种子”,一颗是创新的“种子”。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突出南阳元素、强化德育引领”,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突出年龄特点,让所有的孩子长着中国脸、怀着中国心、奋斗中国梦。“爱祖国爱南阳”主题德育特色鲜明,淅川县德育工作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南阳市“百校万人出校园”在中央文明网刊发,德育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

坚持扩容提质,跑出教育强市“加速度”

5年内投资110亿元、每年新建4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于一体的完全学校、新增学位11万个。目前已经建成投用17所,创造了学校建设的“南阳速度”,被省领导称为“破解大班额问题的有益探索”。

在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圆满收官,所有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河南省定“20条底线”要求。如今的南阳,不少地方最漂亮的建筑是校舍、最美丽的环境是校园、最安全的地方是学校。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放到更加突出位置,让孩子从小练就发现问题的慧眼,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涵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最终成为创新人才。近几年来,南阳市373名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倡“百花齐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三疑三探”教学法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成果奖,先后有26个省份的21万人次到南阳考察学习;涌现出一大批教学领军人物,特别是杨文普率先实现了河南省基础教育阶段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零的突破。

开展“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所有学段都覆盖、所有学科都涉及、所有教师都参与,真正缩小县域、城乡学校之间的质量差距。成立教育集团138个,探索“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乡村校”等模式,把优质学校办到人民群众家门口,3个单位被评为河南省集团化办学改革首批典型案例。实施普通高中结对帮扶行动,从根本上避免“县中沦陷”问题,高考质量“十二连增”,让更多南阳孩子接受优质高等教育。

推进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立足南阳市产业强市和乡村振兴,开设产业有需求、就业有出路、市场有前景的专业,服务“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

坚持人民至上,办好师生群众“暖心事”

南阳市教育局积极回应教师关切,争取省委编制部门增加南阳市中小学教师编制27394个,开通教师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困扰教师的编制和职称问题得以解决。提高教师薪酬待遇,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每人每月500元,高出河南省省定标准100元,鼓励各地差异化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内乡县依据偏远程度、分类定档发放生活补助的做法,被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国推广。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在全国率先开发启用“师德评价系统”,评选表彰“南阳最美教师”、师德标兵,培育出了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13项国家级荣誉于一身的“大山深处播火人”张玉滚老师,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市教育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行作业公示制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开齐国家课程,开展体质健康监测,深化“三乱一超一少”治理,中小学生越来越健康阳光。依法取缔或关停校外培训机构1961家,南阳市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做法被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推动中小学课后服务列入2021年重点民生实事、上升为“市长工程”。

探索“5+2”服务模式,推行“1+N”服务内容,作业辅导、体育运动、社团活动一同推进,构建“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把家长的揪心事办成了暖心事。“南阳中小学课后服务”被评为全省100件“群众满意度高的实事”之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推广南阳课后服务的典型经验。

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教失学;探索建立“三查三清三落实”工作机制,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工作经验被国办采纳并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

坚持示范引领,锻造勤政为民“指挥部”

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牢记“两个确立”,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机关所有同志自觉培养专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修炼专业内涵,弥补精神软肋、知识弱项、经验盲区,努力做到业务上堪称专家、人品上绝对楷模。

推行“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和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张座椅、一个满意”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在河南省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南阳市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位列全省第二,市教育局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扬和嘉奖。同时,南阳市教育局充分发挥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挥部的牵头揽总职能,为南阳市成功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