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整版)南阳市生态文明促进会:不负绿水青山 守护美丽家园
作者:  黄术生

八年多来,传播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化,深化生态研究,推广绿色典型,南阳市生态文明促进会把初心写在山水中……

不负绿水青山  守护美丽家园


  厚植生态底色,绘就绿色文章。

  “保护白河母亲河”活动被省生态环境厅授予“十佳公众参与案例”、获得省科技咨询业协会授予的生态环保“甲级”咨询资质、以宣传生态文明为主的内刊《渠首论坛》被省新闻出版局通报表扬、会长王清选荣获省“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获评“4A”级社会组织……这是市生态文明促进会自2014年3月25日成立以来获得的沉甸甸的荣誉。

  荣誉的背后,凝聚着促进会志愿者们的艰辛付出,代表着他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承载着他们开展志愿服务的铮铮誓言。他们把“不负绿水青山、守护美丽家园”的初心融在南阳的山山水水之中,放眼生态环境、胸怀绿色发展、倡导生态文明、厚植生态文化,为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围绕中心  服务生态促发展

  自成立以来,促进会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社团组织发展的根与魂,围绕中心当参谋,服务大局提建议。积极组织高校、相关部门60多位专家成立“生态环保智库服务团”,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开展调查研究;带领专家上百次走进南阳各地开展绿色生产力研究,发布了《绿色生产力 助推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研究成果;组织开展了“绿色化引领南阳转型发展论坛”,课题结项46个,优秀课题成果结集出版。

  为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2019年促进会建议制订《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并在当年6月正式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成为全省第一部市级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经促进会建议、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专家评审,2021年5月,《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正式通过;在加强和光大集团垃圾发电项目合作中,促进会积极协调,垃圾发电项目重新启动并建成投产。

  有机产品认证实现了破圈出局,在家门口就能认证。2014年8月,促进会在南阳成立了全国首个地市级“有机产品认证服务中心”。目前,全市有机产品证书达到150多个,涵盖180多个品种,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达141万亩。去年,促进会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注册了“宛品天下”区域公共品牌,致力于打造中线渠首品牌,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创新引领  强化活动增动力

  成功之道,重在创新,贵在行动,成在坚持。作为全国第一家地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团体,促进会成立之初很多工作没有先例可循,只有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开展各种活动,增强促进会的发展动力。

  在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方面,促进会邀请了100多位上至国家有关部委下至县乡村生态达人为“南阳生态文明”代言;鼓励书画家群体创作60多幅书法作品,多次举办“南阳生态文明书画展”活动;围绕“南水北调”设计了“南水北调如意图”;“诗书画印颂通水”活动网上点击量达1000多万人次……

  在开展开展特色活动方面,促进会与有关县(市、区)和部门开展了“践行绿色生活建设宜居南阳”环保知识竞赛和六五环境日活动、南阳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月公益活动、南阳市绿色教育示范基地揭牌活动、“互联网+绿色发展”南阳在行动:电子商务助推农产品企业转型升级培训会、“南阳市十大名花”和“南阳美丽山水乡镇”评选活动、中国·西峡“老界岭康养论坛”……

  在栽植生态“纪念林”方面,促进会号召志愿者植树造林,用实际行动为绿色南阳添彩。例如,组织200多名志愿者在南水北调干渠边丰山脚下种下了“生态文明志愿林”;在白河湿地公园种下代表着京宛民间友谊的“京宛骑友纪念林”;在淅川盛湾镇鱼关村栽下了“移民精神志愿林”;在唐河县凤山地质公园种植了“复航纪念林”;在桐柏县程湾镇石步河水库北岸种植了“生态文明纪念林”;在西峡县鹳河旁种植了“生态文明纪念林”、在南召留山镇参加栽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纪念林”……这些“纪念林”是促进会生态实践的见证。

  坚守初心  志愿奉献见成效

  不负绿水青山、守护美丽家园,是市生态文明促进会的初心,更是志愿者们不计得失、孜孜不倦的行动。这也是促进会多年来取得快速发展的生命线。

  会长王清选曾经多年扎根生态工作,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早已写进人生,融入骨髓。他把“善、敬、孝”元素融入生态道德文化中,提出了“小孝父母、中孝社会、大孝自然”等生态道德理念。从镇平县为树开“追悼会”到商丘市参与全民植树,从首提建设“森林县城”到积极筹办生态文明促进会,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是他“灵魂深处的情结”;党支部书记张海泉常年带领家人到白河边捡拾垃圾,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张兼维朗诵《生态文明颂》,传播生态文明;张青山、尹先敦等用书法作品呼吁生态文明;刘奇创作国画《南阳风景天下扬》,彰显我市山水生态之美;青年设计师刘彬是位听力障碍者,设计完成《“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京宛如意图》《南阳盆地宣传图》等40多幅公益宣传作品;骑行爱好者杨文磊,在骑行中宣传生态文明,写下40万字的生态笔记……

  内强素质  守望文明树形象

  促进会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如今的10万多人,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成员从退休前的干部到退伍军人,从书画家到摄影师,从作家到企业家,从媒体工作者到自由职业者,上至80多岁的老者,下至幼儿园的孩童,涵盖了社会方方面面。从会长到会员,只讲奉献,不讲报酬。从深入各县(市、区)开展生态调研,到发表研究成果;从开展“绿色发展南阳行”树立生态乡村、企业典型,到召开“银企媒对话会”;从成立“南阳仲景养生养老创新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到联合作家成立“大自然文学社”出版《大自然文学》;从成立“生态环保公益诉讼服务中心”助力法制环保,到带动公益团体和志愿者开展生态文明宣讲等共进行了10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组织,坚持不懈打造我市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品牌,提升生态文明志愿者综合素养,勠力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形象,让促进会的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市生态文明促进会把初心写在山水中,让生态文明之花绚丽地绽放在南阳大地上,用“绿色崛起”助“美丽富民”,为我市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蓄能助力。(全媒体记者 黄术生)

南水北调志愿总队成立.jpg

南水北调志愿总队成立


乡野骑行.jpg

乡野骑行


淅川“移民精神志愿林”活动现场.JPG

淅川“移民精神志愿林”活动现场


image.png

“生态文明进校园”走进市十二小学并授予南阳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